第十三章 三招之败 (第3/3页)
这对韦迷情的信心是一个严重的打击。
“没有想到刚离开了师父,就遭受了这样的挫折。难道我真的一辈子就一定要靠着师父才能生活,要依靠武当才能生存下去,不,决不,我是韦家的子孙,只能赢不能输的。”韦迷情突然蹲下身子,紧紧地抱紧头,痛苦万分。
孙自在看见韦迷情如此,不禁一怔,心道:“刚才出手虽是重了,但他就算是三代弟子,至多和我也是平辈,我们之间切磋算是我胜了,也是正常,他又何必如此。而且我刚才已经留手了,否则他又哪里会有命在。”突然,那孩子身边的黑布包起来的物体吸引了孙自在的注意力,那个黑包是刚才打斗中从他的身上掉落的,并不怎么起眼,但细一看,里面似乎包着一样狭长物体,“莫非是把剑。”孙自在寻思道。正在这时,一阵清风适时吹过,将那黑布掀开,借着火光,孙自在清楚地看见那确实是把剑,剑鞘古朴,剑柄呈桃木色泽,却是道家寻常用的宝剑,但剑鞘上两个古篆“真武”,心中一沉。“莫非是我眼花了。”孙自在再定睛一看,确实是真武两字,天下宝剑万千,但叫真武宝剑的只有一把,整个武当弟子也只认得一把,那便是武当的镇派之宝,张三丰的随身配剑真武之剑。
“真武宝剑。”孙自在失声叫道。也难怪他如此激动,一直以来,张三丰不但是武当真正的祖师,而且是所有武当弟子的精神领袖。当年孙自在投在武当门下,一多半的原因就是因为仰慕张三丰的侠义为本的胸怀,但可惜等他入了武当之门,张三丰早已归隐,一直无缘见面,孙自在每每念及,心中不免黯然。于是遍寻天下,却始终毫无消息。现在突然有了祖师之物出现,怎的不让他喜出望外。
“真武宝剑。”听到这四个字,韦迷情如触电般的跳起,慌忙将足边的黑布包起。恩师之剑是留给自己防身的,不能有半点闪失。“小兄弟,你的这把真武宝剑到底是哪里来的,你和我派祖师究竟是何渊源”孙自在踏前一步,急道,“你和武当是什么关系”
此时,韦迷情的脑中已经逐渐清醒过来,同时他也暗暗下了一个决定,要独自一人去藏边寻找千年雪莲,我命由我不由天,既是如此,何必假他人之手。今日三招败于孙自在之手,对于自己来说,已是奇耻大辱。再去武当求助,是心高气傲的韦迷情绝不愿意做的。面对孙自在的不停逼问,韦迷情冷冷地笑了笑,没有在言语。低下身子,将地上的包袱拾起缚在身上,提起真武剑,道:“你便是孙自在吧,今日我败在你手中,确实是技不如人,我无话可说,他日江湖再见,小弟再向你讨教高招。”说完一拱手便要扬长而去。
但孙自在如何肯放过这个机会,连忙把手一拦道:“小兄弟,为何匆匆要走,既然来了武当,为何不上武当去做客,我只是想知道这真武宝剑怎么会在你的手中。如你不坦然相告,恐怕你无法安然走出武当。”
“我是走是留,似乎与你无关,你若强留,难道就是名门正派所为,我倒是要去问问天下英雄,难道武当就可以仗势欺人,我虽武功不如你,但也决不屈服于你,你要杀便杀,不必多言。”韦迷情倒是伶牙利齿,几句抢白让孙自在挤兑地一时之间也是无话可说,名门正派自然要有名门正派的做法,而且孙自在自负一生未做过有违侠义之道的事,现在如果动手逼迫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传出去岂不是让天下英雄笑话。当下便把手慢慢放下,背转向韦迷情,说道:“既然你不肯告知,在下也不便勉强你,只是你一身武当功夫,却是从何而来,希望小兄弟可以告知。”
“武当功夫自然是武当而来,以后你自然会明白的。”韦迷情微微沉吟,从怀中掏出张三丰交给他的信,扬声道:“这信是给你们俞掌门的,你代为转交吧”。手一扬,信如疾电般直向孙自在飞去,自己脚上一使劲,穿林出山,片刻消失在暮色之中。
孙自在转身,两根手指轻拈,那封信便轻易落入掌控中。再看那少年,已是人迹不见,空荡荡的武当山惟有听见几声飞鸟的叫唤,冷清非常。孙自在借着火光,却见信封上写着“莲舟亲启张三丰字”,心中暗喜,将信贴身藏好,总算有了祖师的消息。回头想想,自己却连那个少年的身份也不知道,不免郁郁,一时间百感交集,竟是痴了。
清晨之时,韦迷情已是在武当山下了。仰望着巍峨的武当山主峰紫霄宫,心中却有些沮丧。与上山时的神采飞扬,已是冰火两重天了。虽然事后他后悔自己太卤莽挑起事端,心中对孙自在也是颇为佩服的,但却不愿再回去。“既然上天要我韦迷情经此磨难,那么我便要看看天意如何。他日我必修复经脉,与天下英雄一争短长。”韦迷情振作精神,整了整衣衫,辨明道路,便向西方去了。
前路茫茫,目标藏边雪山,武当山在韦迷情的身后越行越远,历史又一次将两个宿命中的兄弟紧紧捆绑在一起。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