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明帝师 (第3/3页)
看,没错,手指确实在动。僧道衍大喜扑前,一把抓住刘伯温的腿,叫道:“师父师父”
声音在房内狭小的空间中激荡着。
刘伯温轻抚僧道衍的额头,帮他擦拭眼角的泪水,道:“傻孩子你终于赶回来了。”僧道衍浑身抖颤着,怀疑地以衣袖擦着眼睛道:“师父,我是否在梦中。你不是已经大去了吗”
“我等你的回来已经很久了,道衍。”刘伯温突然说话了,声音低沉圆润,血迹犹在眉角、嘴角挂着,“就象当年我收你为徒,这些都是上苍注定的事情。”
僧道衍大惊,没想到师父居然死而复生,还算准他今天会赶回来。内心无比的震撼不由自主地在脸上表露出来。
“来,坐吧。”刘伯温指了指面前的的椅子。“道衍,你不要紧张,时间已经不多了。来,让我把所有的秘密都告诉你。”僧道衍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坐在椅子上,看着眼前这个亦父亦师的尊敬老人,心中却是心潮起伏。
“其实从你一出生我就知道了你的存在。你和我一样,注定了一生都是一个不平凡的人。我们必须承受命运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刘伯温好象看透了僧道衍的心事,“不可思议吧,其实世人只了解光芒万丈的帝师王佐刘伯温,又有谁会知道我其实是个可怜的工具,只是为了权利服务的工具。道衍,你想想听听师父的过去吗”
僧道衍点点头,他突然发现即使是受世人景仰的刘伯温也有自己悲哀的过去。
刘伯温的目光里露出了迷离的眼色,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我出生于南田武阳村。那时中原还在元蛮的统治之下。在那里。虽然,外面是兵荒马乱,但那依然是个宁静的村子,我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时光在期盼中慢慢溜走,转眼我已经六岁了。本以为我的一生就会这样度过,没想到一件事改变了我的一切。已经百年没有出现过的鬼谷第七十九代传人郭若闲,也就是我的师傅,敲开了我的家门。在我从睡梦中醒来后,才知道我的身份已经改变了,我不再是一个平凡的孩子,不再是父母身边的宠儿,我已经变成了鬼谷第八十代继承人。
知道这个消息时我在哭,不知是因为离开故乡而伤感,还是因为看到了悲哀的未来而痛心。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承担起一个无比承重的使命。当我见到了我的老师郭若闲,从那以后,我也再没有哭泣。”
老师教会我了我所有的鬼谷天机之术和王道辅弼之道,却突然在他生命最耀眼的时候,在我年满20岁的时候,在一天夜晚,突然消失了。没有人知道原因,只给我留下了一句话。顺天而动,逆天而败。
23岁我考中进士,投身仕途,空负满腔大志却是无法得以发挥。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那时我就开始面对现实,逐渐认识到改朝换代已成必然之势。于是在48岁那年弃官隐居。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盛情邀我出山。我是真正的鬼谷天机术的传人,一个可以看到命运影子的人。在冥思中,我了解到了我真正的使命和未来的道路。于是我便在50岁时应邀前往应天,当殿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朱元璋大喜,从此我成了朱元璋的谋士,而我的噩梦从此开始。
我的地位超然,贵为帝师王佐,帮助朱元璋巩固了帝位,扫平了不支持他的诸侯,使他的势力空前壮大。而更让我悲哀的是,我发现,其实他是个彻彻底底的小人。他可以是个枭雄,却永远无法成为英雄。
三年后,他的帝位稳固了,他告诉我:他要成为最伟大的君主,就必须斩断过去,毁掉明教。他要我继续帮助他,而我拒绝了,并且没有告诉他任何原因。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拒绝他,真正的答案只有我自己清楚。我才明白了师傅走时留下的话的含义。我看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朱元璋的野心太可怕了。
于是我选择了沉默。于是他也就不再信任我,他身边的大臣也嫉恨我,随时要制我于死地,我只有选择离开。这就是四年前我为什么带你离开应天的原因。
听了我的故事,你感觉怎么样。”刘伯温平静地坐着,那染血的眼睛依然可以夺人心魄。
听完了刘伯温惊心动魄的故事,僧道衍只是觉得全身上下都被汗水湿透了,他一直认为象刘伯温这样高高在上的人一生有的只是显赫的历史,有的只是如潮的赞美,但万万没有想到,他的背后居然有这样的经历。
突然老人嘴角牵出一丝骄傲的笑意,似若漫不经意地道:“即管当今圣上见到老夫,也要尊尊敬敬唤一声老师。唉这又如何呢皇图霸业,如过眼烟云。我一生最遗憾的便是涉猎太广,凡有兴趣,任何事都可构起好奇心,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假若我能专志武道,或许今天便有了自保的力量,可以全身而退,多活上十年八载。但我命数如此,却是不可逆转的。”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