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 天诛行动  无间道之倚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十五章 天诛行动 (第2/3页)

站立着,不敢做声。

    这时门口传来司仪太监的声音:“胡丞相,慕容先生求见。”

    朱元璋于是便停笔不动,轻言道:“传。”身后的小太监便大声喝道:“传胡丞相和慕容先生进见。”

    只见从殿外走进两人,其中一人身材瘦长,年纪五十上下,相貌堂堂,但脸色阴沉,双眉细长,眼神游移不定,可见天性奸诈险恶,刻薄寡恩,正是当朝丞相胡惟庸。还有一人,却是六年前在光明顶屠尽明教群雄的慕容清风。面目之间,神采更胜当年,显然正受朝廷重用。

    朱元璋听得足音,却依然低头翻看着奏则。两人上前拜倒:“参见皇上。”

    “两位爱卿平身。”不疾不缓的语调让人听着甚为舒服。

    两人站起,胡惟庸小心翼翼道:“不知道皇上深夜召见,有何急事”所谓天威难测,动则便是生死大祸。

    “慕容先生,刚从云南为朕分忧而回,本该让卿家好好休息几天,但今天之事却是不得不麻烦两位卿家了。”朱元璋却是顾左右而言它。

    “圣上对慕容一族有大恩,不但将祖业燕子叽赐给臣,而且封臣为当朝天子客卿,慕容一族虽万死不能报答皇恩,但有所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慕容清风受宠若惊,慌忙伏倒在地。

    朱元璋蓦地抬起头来,锐利如箭的眼神往两人射来。却见这个大明天子形相奇伟,眼耳口鼻均生得有异常人,颇为丑恶,但不可否认细细看来,却充满着威严和魅力。

    “胡爱卿,慕容先生,六年前的明教可曾还记得”朱元璋猎鹰般锐利的目光射在书桌前两人的身上。

    “臣不敢忘。”两人齐齐答道。当年朱元璋欲灭明教,虽是刘伯温反对,但胡惟庸和慕容清风却是极力赞成,慕容清风更是亲自带人直捣光明顶。

    “昨日刘基命其徒僧道衍带给朕一封信,你可知道信的内容”

    话音刚落,胡惟庸脖中汗水涔涔而下,他从宫中眼线处得到密报,刘基之徒于昨日进宫面圣,他生怕刘基卷土重来,便派锦衣卫总管断浪前去逼杀,现在音信全无。皇上突然提起此事,难道事情败露,却不知道如何掩盖一时心乱如麻。

    “臣不知。”胡惟庸的言语之间已是微微颤抖。

    朱元璋似乎没有注意到胡惟庸的失态,续道:“刘基信中言道,天象异变,日月双星冲中宫,乃百年奇象,预示我大明基业危矣。日月合则为明,昔日明教余孽必要犯上作乱,动我大明万世不拔之基。信在此,你们拿去看看便是。”说罢,朱元璋示意边上太监将案上书信递给两人。胡惟庸如释重负,却感身上全是汗水。

    两人接过匆匆阅毕,胡惟庸沉吟道:“明教余孽固是不可不除,但刘基之言也是过于言过其实,就凭几个明教漏网之鱼,又能翻起什么大浪,至于动摇大明基业之言更是无稽之谈,危言耸听。”

    慕容清风脸色微微一变,却没有言语。朱元璋一看,便言道:“慕容先生似乎欲言又止,不知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臣认为,刘伯温昔日为王佐,才学韬略一时无二,断不可能拿此事开弥天玩笑,何况他昔日并不赞成剿灭明教,今日既有此言,定不会是危言耸听,圣上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此言一出,胡惟庸顿时色变,慕容清风一直对自己是附和有加,这次却不知道为何与自己意见背道而驰。

    “慕容卿家所言正合联意,刘伯温生平对我从无虚言,所有对他有怀疑的言论到最后总是证明是错的,这次联依然相信他。”朱元璋顿了一顿,“慕容卿家,昔日灭明教之事由你出马,朕甚是满意,今日便再由你去办,务必将明教余孽全部一网打尽。”

    “是的,皇上,慕容清风必定不会辜负你的希望,此去西藏,必将明教余孽剿灭干净,不留后患,以报皇上于我慕容一族的大恩。”慕容清风再次伏倒在地,心中暗道,这一次宝确是押对地方了,想来,朱元璋是明教出生而灭明教得天下的,既六年前敢冒天下大不讳灭明教,现在必是他心头大忌,否则也不会在半夜召集两人来商议对策。胡惟庸竟然因为其是刘伯温提议而有偏见,想来是气度狭窄之人,虽是和他翻了面皮,但得到了皇上的信任,对他日复国大计必有帮助,心下暗喜不已。

    “慕容卿家,你很好,你回去准备一下,朕不想惊动地方官吏,你不要带太多的人去。朕已准备下诏封阴月法王为御赐灌顶法王,并写了一份信,你一并带给藏教黄教的阴月法王,他会给你最大的支持。”

    “遵命,皇上。”

    “另外,胡爱卿,你便招呼断浪的锦衣卫给慕容先生最大的支持好了,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