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八 任教习 下 (第2/3页)
交权相赠,那就自然不能不在他这个头号地方实力派的脖子上套上几根绞索于是在外扶持刘坤一、张之洞以分其权,内则拔擢翁同龢以从舆论和经费两面钳制,更不让李鸿章有借出任会试主考以扩展羽翼的机会,而李中堂自己也很知趣得对开科取士之事避而远之,对他严几道在科举上的帮助,也只能是这般蜻蜓点水点到为止
而即使是甲午战后李鸿章去职,严复也还是跑回福建老家参加了平生最后一次乡试,当然此事也不能一概怪到严复头上昔日李鸿章欲以他升任任水师学堂总办时,因他只是个武职正四品的都司身份,碍于举朝清流物议,也只能让他以总教习的名义行使总办之责。一直到科场蹉跎的严几道自掏腰包捐得一个“选用知府”的头衔,才得以坐上水师学堂总办这个必须由文职的候补道才可以充任的位置。
“当年误习旁行书,举世相视如髦蛮”朝野民间皆以科举为一展抱负的唯一正途,一直要拖到1910年才得清延钦赐为“文科进士出身”的严几道,蹉跎至今而心灰意冷,甚至平日里以鸦片烟消遣,虽让人怒其不争,却也无可奈何
历史终究还是历史,严几道的振作,看来还是要等到甲午战争的马关奇耻之后当“同光中兴”最终被证明只是大厦倾颓之前的回光反照后,似他这等当时在国内更如凤毛麟角一般的深谙西事的学者,才终于走到了扶危救亡的最前沿
只是
闻战鼓而思良将啊你堪称一时之思想先锋的严几道此时都尚且颓废如斯,又让我这个百年后穿越而来的白衣学子于这末世之季如何力挽狂澜
难道非要等到我们那个一衣带水的东邻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使我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覆我苦心经营之海军,让我煌煌五千年文明之中华几近亡国灭种之境地,你严几道,还有你们这些当道诸公,才肯幡然猛醒么
岂知那时,已是时不我待以此时列强瓜分世界之形势,当其看清我所谓之“同光中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