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节十二 奇文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节十二 奇文 (第2/3页)



    “正是”,张佩纶眼皮一翻,平日里黯淡无神的一双眼已是精芒怒射,“甲申易枢,乐道退隐,高阳黜落,军机之中,只有他翁常熟一个人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此人为人好名,常趋巧利,荣仲华是他换帖兄弟,为了一个秋官之位,亦被他所算计”

    李鸿章眼皮霍的一跳昔年翁同龢为图一个刑部尚书的实缺,阴通前南派清流领袖沈桂芬在背后暗算他自己的金兰兄弟荣禄,这在光绪朝满朝文武中,早已是公开之秘而那位终日以道学先生自居的两朝帝师的品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自光绪十四年丹翁退职,翁常熟接掌户部以来,于我北洋所需之款百般推诿而太后修园之经费却四处罗致,甚至连海军衙门原本要解之北洋的海防款项亦多有挪借中堂如今倭寇图我之心已日渐昭昭,若这时翁某拿出个以孝治天下的番天印出来,吾恐北洋的有贝之才,就此只能杯水车薪矣”

    “给庆邸的礼单备好了没”,李鸿章突然停了下来。

    “早已备齐”

    “再加二万两银票,另外,幼樵,你即刻替我拟一道折子,告知朝廷,北洋将于四月间行三年一次之大会操,循光绪十二年旧例,应以总理海军事务大臣代天巡阅”

    “是,学生一会就去办。”,张佩纶已是心下雪亮,醇王病逝后,能接替其本兼各职者,除庆王外不作第二人想。而自己的这位岳父大人想来是打算走庆王的门路,以保住海军衙门对于北洋海军的必要支持了。

    李鸿藻的来电到这里算是处理的告一断落,张佩纶随即又拿起了第二封电报,“丁禹廷来电,刘子香返回刘公岛后,方知倭寇已于阿姆斯特朗厂新订购之快船竟如此新锐。悉闻阿姆斯特朗厂另已开建同型快船一艘,乞请中堂即可筹款,从速购之,以防另生变故。”

    “知道了”,李鸿章看起来丝毫不为所动,“第三封呢”

    “第三封来自湖南,中堂,郭筠仙自今春便患病,如今眼见已是不起了。”,虽然早已知晓信上的内容,但此时说来,张佩纶心中仍不由得一片怆然郭嵩焘和李鸿章三十年相交莫逆,当年郭嵩焘因力主仿效西洋变法图强而遭致朝野间一片攻讦,李鸿章却仍敢冒天下之大不讳为其奔走正名。

    如今乡野间郭公将逝,朝堂上又少了个大力支持的醇王,而继任的又是那么一个爱财如命的庆王爷,再加上那个成事不足败事却绰绰有余的翁师傅,中堂大人从此更加势单力孤了

    果然,听得郭嵩焘病危的消息,李鸿章一下子就跌坐在了卧室内的西洋式躺椅上,阖上双目,良久无言

    “筠仙久历西事,我原本还指望其能出山,为我筹划以夷制夷之事”,过了良久,李鸿章才重新开口,“幼樵”。

    “学生在”,张佩纶轻声答道。

    “你不是还有一篇奇文么读来听听”

    “是”,张佩纶心中猛的感觉一阵紧张今天的电报和文章的排序,可是颇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