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二十三 破局 下 (第2/3页)
略作沉吟,再抬头时眼中已又是一片清明。
“多谢治明当头棒喝,张某一时失态,让治明见笑了。”,张佩纶自衣袖中掏出一条月白帕子,擦了擦眼角,这才重新看着任令羽,正色道:“治明所说的眼前,莫不是我们东边那个邻居”
“正是”任令羽点头道,“任某不愿接受中堂大人的美意,也正是因为我们这个蠢蠢欲动的东邻。”
“嗯”,张佩纶脸上露出明显的诧异之色,“愿闻其详”,他继续道。
“幼樵兄既已看过任某所写的日本兵备略,想必也知道,自光绪十四年我北洋海军成军以来,倭寇因慑于我海军之威,大肆购船购炮。不过区区三载光阴,其已由英吉利和法兰西国添购新式快船3艘,其本国亦有2艘快船在建,再加上任某所献的那艘船模所代表之快船,倭寇水师之战力已渐凌驾于我北洋海军之上”
“而这三年间,我北洋海军却未添一船一炮”,张佩纶的眉头已经紧紧蹙在了一起,脸上亦已是一片凝重。
“还是那两个字掣肘”,任令羽冷冷的道,“不说幼樵兄,就是中堂大人,又能奈中枢诸君子如何早在北洋成军之前,中堂大人就已定下了成军后3年间的购船大计,若不是京中那些君子们的重重掣肘,我北洋海军又何以成军3年而只添“平远”一舰”
所谓已定下3年内购船大计,却也不是空穴来风据任令羽在水师学堂看到的北洋海军章程,早在3年前即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时,李鸿章就已经开始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规划海军未来的战舰补充计划了。而恰恰也是在1888年,素来以刚正不阿著称的丹翁阎敬铭因年老体衰而告老还乡,而接掌户部尚书的,却是那个与李鸿章素不相能的翁师傅
此后的一切,不问可知
“中枢即有君子欲钳制我北洋,我北洋自然不能在祸起萧墙。”,任令羽话音未落,对面的张佩纶已是一片恍然大悟神色。
“请幼樵兄转告中堂大人”,任令羽看着张佩纶,“任某此次归国,乃是白身报效,本就不能使我北洋海军在船械上略有增添。如果再因任某的任用,而使我北洋海军又添内耗,那任某岂不是家国罪人”
“这样吧”,张佩纶低头沉思了片刻,方才继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