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二十六 妙笔! (第2/3页)
条,对于那些言官们因言费事的本事更是心有余悸。故而沈葆桢当即决定将原本划拨给南洋的海军军费支援北洋和地处东南的南洋相比,直接承担拱卫京畿任务的北洋在应对清流们花样百出的攻讦上无疑要游刃有余的多。而只要北洋海军一支成军,那些清流们“靡费国帑”的指责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故而李鸿章今日才有此一叹倘若如今主持南洋的仍是那位性情刚柔并济,且勇于任事的沈幼丹,那李鸿章大可以联合他以南北洋大臣联名上奏的名义恳请中枢收回成命
只可惜今日主政南洋的已是和北洋素不相能的刘坤一,近年来又加上了一个七年前与张佩纶同时外放,七年前屡迁山西巡抚、两广总督,如今已是驻节湖广,对北洋成钳制之势的张之洞。而主持中枢的也由诸王中最富远略的恭王换成了贪得无厌的庆王
而北洋由此也是内失强援,外增掣肘,竟有孤掌难鸣之象而京师里那位庆王爷和翁师傅估计也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肆无忌惮的把敛财的主意都打倒了北洋的海防银子上来
旁边的李鸿章在嗟叹了片刻后终于重又拿起了笔,在雪白的宣纸上工整的写下了一行题目,却不是张佩纶意料中的回奏停购船械裁减勇营折,而是五个遒劲的隶书
“殿阁补阙折”,张佩纶诧异的睁大了眼眼见着户部军机以及海军衙门那一干人等对北洋连这种釜底抽薪的招数都使了出来,自己的这位岳父大人怎么在这个时候想起了建议朝廷重新递补大学士来
“超、扬两舰合计12部新锅炉;还有定、镇、济三舰上的锅炉有些也需要更换了,具体的数目我会让陈幼庸计算好了一一报来。”
在“定远”舰上的枪炮大副沈寿堃舱室内,满面兴奋的刘步蟾正拿着一支钢笔在一张宣纸上奋笔疾书。
“嗯,定、镇、靖、经、来、济6舰所装备之6寸副炮,若能换装新式阿姆斯特朗快放炮,当然更好,不过”,刘步蟾顿了下,又皱着眉头想了想,这才继续道:“定、镇、济3舰上所配之克虏伯炮都在主舰体上,换装难度不大,而靖、经、来3舰的副炮都装在舷侧耳台上,若要换装新炮,尚不知其空间是否足用,还需请陈幼庸带人一一测量,拿到了具体的尺寸再行决定,即便换不了新型6寸快放炮,能改用阿姆斯特朗的4.7寸快放炮,也是好的。
“还有超、扬两舰上的8门老式阿姆斯特朗4.7寸副炮,也应当一体更换为新型4.7寸快放炮。”,刘步蟾拿着笔,在那张清单上又添了一项。
“如此算来,至少需要各式快放炮合计19门。”,刘步蟾扳着手指头算到,“各舰上水密门所用之橡胶封条亦多需置换”,清单上的英文条目由此又多了一项。
“还有治明在日本兵备略:海事篇里提过的,可以替代六分仪的所谓光学测距仪”,刘步蟾放下手中的钢笔,转向任令羽,“此物当真有可以替代六分仪”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