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节三十 开心顺气丸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节三十 开心顺气丸 (第2/3页)

到那时中堂在把他们停购船炮的折子拿出来以推翻此议,定然是易如反掌”

    “学生素知任治明颇富才智”,见李鸿章没再说话,张佩纶便自顾自的讲了下去,“只是学生也没想到他不过20出头的年纪,竟有如此的心术单单这份才智,便几乎已经不逊于孙莱山了”

    李鸿章眉头一皱,开腔道:“孙莱山孙毓汶”

    作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对这个暗执军机处之牛耳的名字他自然是早已熟悉,但从张佩纶口中听到“孙莱山”这3个字,他还是深感诧异。

    七年之前,正是因孙毓汶的谋划,西太后才将当时已让她厌烦不以的“北清流”中的几员干将张佩纶、陈宝琛及吴大澂等人,分别派为福建及南北洋军务会办。先让这些平日里激扬文字,好纸上谈兵的书生亲赴一线去主持军务,而后又通过易枢后的军机处备加掣肘,无疑是要先把他们送入云端,而后再借着前线兵事不利让他们摔个粉身碎骨

    前有强敌,后有掣肘,张佩纶在马江前线的命运,由此便自然注定而兵败之后,孙毓汶更是操纵军机处,一个口外充军便把此前一路仕途通达的张佩纶彻底打了个永世不得翻身若不是后来经由李鸿章援手,恐怕张佩纶此生便要就此落魄下去了。

    而有了这么一层渊源,让张佩纶此后对孙毓汶几乎是恨之入骨但他现在却将任令羽与孙毓汶相提并论

    “中堂勿要想差了。”,看到李鸿章脸上的疑惑之色,张佩纶急忙解释道:“学生只是说任治明的急智不在孙莱山之下。”

    “而且,若论心性,任治明谋国而孙莱山谋私,其人品气度,则可谓是高下立判”

    李鸿章一时沉默了,他也坐回位置上,端起茶碗,

    用碗盖小心地拨弄着茶叶,良久才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幼樵,你这话,只能算说对了一半。”

    “哦”,张佩纶一怔,“那中堂的意思是”

    “任治明的才智自然是有的,但你若就此便说他谋国而无私,恐还早了些。”,李鸿章略顿了下,已是转了话题,他指了下书案,“老夫刚写好的东西,你自己看一下。”

    “是”,张佩纶起身,来到书案前,拿起那张犹待墨渍的宣纸,略扫了几眼,脸色便立时阴郁起来。

    “中堂大人要以任治明的阅舰式之议,另为原来那个折子拟个夹片”,他掂起那张宣纸,一双眉已是紧紧地皱了起来。

    在奏折内别叙一事,另纸书写,夹在原有的折子里面,谓之“夹片”,这是清季大臣上奏时常用的手段,当年李中堂弹劾翁同书的那份参翁同书片便是曾国藩上的折子里的夹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