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节三十四 一份奏折引发的血案!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节三十四 一份奏折引发的血案! (第2/3页)

慢嚼了,又接过李莲英小心奉上的奶茶喝了,这才道:“小李子,今天的折子,军机处那边递过来没有”

    李莲英的心中登时“咯噔”了一声,他亦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刚刚听到孙毓汶说“小心伺候”四个字的时候他便明白了后者的暗示今天交递过来的奏折里必然有些大干忌讳的话,也肯定会触怒慈禧太后

    只是虽然心中已是揣揣,但脸上的恭谨平和却未曾少了半分,“回老佛爷的话,刚刚孙中堂已经把折子送过来了。”

    他随即一转身,从身后那个捧着折子的小太监手中将折子接了过来,转过身恭谨的放到了慈禧太后面前的御岸上,接下来便手脚利落的把一沓折子中的黄折子先挑出来放在了一边慈禧太后生性最讨厌为这些无甚意义的繁文缛节浪费时间,故而每日批阅奏折前必先要把这些“请圣安”的黄折子挑出来。

    待处理完那些请安折后,李莲英又数了数剩下的奏事的白折子,待心中有数后才小心的退了下去,恭恭敬敬的道:“回老佛爷的话,今日需让老佛爷费心的折子一共二十七件,再没别的了。”

    “嗯”,慈禧太后微微颌首,算是知道了,她随即从预案上的景泰蓝眼镜盒里取出那个李鸿章专门请西洋工匠为她打制的水晶眼镜戴上,而后便开始批阅眼前的奏折。

    她批阅奏折的方式很独特并不用预案上早已备好的朱笔,而只是用指甲在贡宣纸的白折子上划出横直、多寡、长短都各不相同的划痕。

    这是慈禧太后自光绪十五年正月皇帝大婚,太后“归政”后才开始使用的新批阅奏折法,不同的指甲痕,代表着太后对各个奏折完全不同的批示,而待太后作完这番处置后,再由太监将太后批阅好的奏折送到养心殿,由早已“亲政”的皇帝按照老佛爷的旨意御笔朱批。

    这便是大清朝自光绪十五年正月开始的“皇帝亲政”

    随着御案上批阅好的奏折越来越多,李莲英那颗原本悬在半空中的心也渐渐安定了下来。

    终于到了最后那份奏折

    慈禧太后拿起那份李鸿章奏折,还为翻阅,便已笑了出来:“殿阁补阙折不肖看,便知道是天津那边过来的。”

    李莲英身子微微一僵,自同治八年安德海私自出京被当时的山东巡抚丁宝桢斩杀于济南后,他取而代之成为太后面前的第一红人,到今天已经二十余年。这二十几年来,每日里伺候太后处理政事,接见大臣,耳濡目染下来,让他这个太监头对于许多大臣的脾气品性和他们在太后这里各自的“慈眷”渐渐都了然于心。

    便似太后刚刚提到的这位李中堂,就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