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节三十九 门生帖 上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节三十九 门生帖 上 (第2/3页)

谏止。但其时太后求自强之心尚坚,故裴樾岑终还是得了个试造一舰的彩头”

    “谁知此舰竟成了我北洋海军成军后唯一补充的战舰。”,李鸿章脸上突然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世事无常,当真如此啊。”

    站在他身后的任令羽一时默然中法战后的福建船政与北洋之间的“造船”、“买船”之争,原本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从一国长远自强考虑,自然当取造船之道,但以清季之末中央政府在洋务事业上,必在遭遇重挫后小修小补,随即便悄然无声的三分钟热度之习惯,抓紧仅有的时间买船成军又难道不是上策

    当年中法战后,满清朝廷在1885年8月4日给李中堂的关于购买多艘几艘“济远”式巡洋舰部署于闽台的设想的回电中,其电文最末一句可是“船价户部有的款可拨”马江战败,福建水师几乎全军覆灭,而清廷随即决定大治水师,竟破天荒地表示愿意由中央财政直接掏腰包为地方购建买单可如今时间仅过了6年,这满清朝廷在海军上的态度就由勒紧裤腰带购舰变成了截停海军购船械款项大治园工

    摊上这么一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朝廷,李中堂纵有杀贼之心,却也无力回天

    “光绪十一年日大臣伊藤博文氏曾因三韩之事赴津门与中堂一会”,沉思良久后,任令羽难得的主动开了口,“当时中堂便有伊藤久历欧美各国,实有治国之才的考语”

    无视李鸿章略显惊讶的目光,任令羽继续侃侃而谈:“且当时中堂就有建言,有伊藤此等大才在日,只需十年光阴,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他重又转向李鸿章,“而此时距中堂发此建言之日,已有七年了”

    李鸿章发出上述这般警句的时间大约是1885年年初,而其所说的十年之后,按中国传统纪年,正是甲午

    李鸿章此时望向任令羽的目光已是一片灼然,“说下去”

    “是”,任令羽向李鸿章轻施一礼,继续道:“下官在海外,亦曾听闻伊藤归国后,其国内亦有大臣建言清国大,我国小,且清国自与法国战后,大力整顿,力图自强,故不出三年,其国必强,并以此进言,主张与我中华从速一决雌雄而伊藤则丝毫不以为然”

    任令羽脸上此时亦现出了一个和李鸿章颇为类似的苦笑:“伊藤以为,我大清以诗文取文,以弓马取武,所取非所用,稍微变更,则言官肆口参之遇事则稍事整顿,但过了一二年,则有因循而安,即所谓又睡着矣过欲求速决者,乃我大清而非日本,时间越久,则日本越强,而我大清越弱,也正是靠这一番高屋建瓴,才压下了其国内的好战之徒而为日本赢得了这七年光阴,更等到了”

    他清秀的脸上已是一片阴沉:“我大清停海军购船械款,自绝藩篱的良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