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四十四 李门弟子 下 (第2/3页)
吟片刻,说:“星叔,你也是看过合肥那道折子的,南洋北洋、清流浊流一网打尽透着的就是这世事洞明四字”
“此不过例证一也”,孙毓汶继续道:“我着人查了吏部的记档,合肥保举此人为天津水师学堂会办的条子,军机转给吏部的当日,高阳那里当即便批了”
许庚身浑身一颤他当年作为醇王心腹,曾在热河亲身参与慈禧太后和恭王在同治元年联手发动的,以铲除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的“辛酉政变”,而孙毓汶则是光绪十年“甲申易枢”的幕后推手,这三十年来中枢朝局的波谲云诡,两人都是亲历,对于各方势力的交错勾连,更是动若观火
“我与高阳,不过政见不同而以,但对高阳的才学操守,我一向亦是佩服得”,孙毓汶容色郑重,说道“佩服”二字时,犹显真挚。
“同为帝师,翁叔平不过伪君子而。”,谈到那个和自己数十年恩怨的翁师傅,孙毓汶的嘴角立时浮上了一丝讥讽,“而高阳却是真名士”
“星叔”,他从又转向许庚身,“你我二人都应当清楚,以高阳的气节操守,若非当真有大功于鉴园,似这个任令羽这样海外归来,未尝读半天圣人之言的人,高阳又怎会如此痛快地便允了合肥的保举”
许庚身的身上此时已是真真发凉听了孙毓汶这番剖析推演,他身上竟有股毛骨悚然之感
有大功于鉴园这分明是怀疑是这个横空出世的任令羽私下里给李鸿章出了这个暗结恭王以为强援的主意这话乍听起来颇为匪夷所思,但若考虑到李鸿藻这个恭王党羽对于任令羽出任天津水师学堂会办一事上的暧昧态度,以及李鸿章自己给出的“世事洞明”的考语,一切又显得那么的顺理成章
“若当真如此那这个夏天”许庚身感叹着说,“这个夏天可难过了。”
“有何难过”,对面的孙毓汶突然一声冷笑,“不过见招拆招罢了”
“哦”,许庚身面上现出明显的疑惑之色,“莱山胸中已有定计”
“定计谈不上”,孙毓汶自斟自饮了半杯,而后放下酒杯道:“不过是故技重施而以”
“故技重施”,许庚身微微蹙眉,旋即眼中一亮:“莱山的意思,是要让这任令羽,去做第二个张幼樵”李鸿章当年曾赞张佩纶为“当世奇才”,光绪十年朝廷筹议海军衙门时,李鸿章更曾在其请设海部兼筹海军保荐张佩纶为海军大臣,以致一时间朝野风传李中堂有借将张佩纶调往海部之机纳入门墙,并将在日后传以衣钵的打算。
“早闻当年合肥欲以张幼樵做将来接掌北洋之替手,但终究徒劳无功”,许庚身向孙毓汶举了举杯,“这可都是莱山的功劳”
孙毓汶则容色坦然的举杯一饮而尽,除借甲申易枢逼恭王去职以外,打击清流,尤其是将张佩纶打落云端则是他为慈禧太后所建的另一奇勋当年他画策让张佩纶赴闽主持军务,待马江兵败后又罢黜到底,不但让一时间声势无两的李鸿藻“北清流”从此几近销声匿迹,更让李鸿章所谋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