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四十九 贤良寺内话春秋 下 (第1/3页)
老辣
不问晋楚,先论吴越
任令羽两根修长的手指沿着这坤舆万国全图上缓缓移动,最后在图的右上方位置猛地停了下来,他轻轻敲了敲那里状若长蛇般排列的4个岛屿,平淡但却笃定的道:“若以我大清为吴国,则此国俨然为越国”
他的手指继续向左移动,在图上面积最大的一个国度上划了个圈道:“此乃楚国至于这晋国么”,而后他略点了点图上中上方的某个岛国,“非这大不列颠国莫数”
以春秋而喻当世,乃是任令羽搜肠刮肚数日后方才想出来的路子,闭关锁国太久了,让中国人,甚至包括李鸿章这样的精英分子对于世界大势也只能存个模糊的概念。但若要谈及春秋,那却几乎是当今之世上读书人共同的必修课
就如同李中堂为让慈禧太后看清楚那筹议海防折中内涵的变法之意而专用白话一样,此时任令羽借古喻今,为得也不过是夹带私货而已。
李鸿章容色不动,而初闻此事的张佩纶却是浑身一颤,他睁大了眼睛,又疑惑地摇头道:“联吴制楚,治明的意思,莫非是要我大清与英吉利国联合以制俄罗斯这样太过匪夷所思了些”
“谈不上匪夷所思,不过远交近攻而已。”,相较于张佩纶的迷惑,李鸿章明显要镇定地多,他的心绪似乎一下子变得颇为复杂,沉思了片刻后,方才缓缓说道:“治明,你以晋楚而喻英吉利与俄罗斯,可有凭据”
“老师”,任令羽似乎在王顾左右而言他,“您是同治九年自文正公手中接过直督关防吧”
“嗯”,李鸿章目光一黯,旋即微微颔首。
“当年天津教案事发,太老师文正公以老年病躯,值危难之际,犹发断不肯吝于一死,以自负其初心之言”,任令羽仿佛没看到一旁自听到“天津教案”四字便开始朝他猛打眼色的张佩纶的焦急神色,仍自顾自的说了下去:“于谤讥纷纷、举国欲杀之声中,尤秉持公忠体国之心而上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实为老成谋国,不计毁誉”
任令羽似乎也没有看到李鸿章放在书案上的手亦已经微微颤抖起来,继续道:“只可惜,洋人论势不论理文正公既要顺舆情,又要维大局,处境维艰左右为难,而朝廷竟又在邸报中于文正公所上之查明天津教案大概情形折稍作手脚,使太老师积年清望,几于扫地以尽”
“而事尚未结洋人兵舰云集大沽口,故朝廷不得不以我北洋淮军精锐扼守京畿,并以老师接替文正公为直督以了解此案。幸得老师快刀乱麻,而法兰西国又恰在此时败于普鲁士国,其国王号拿破仑第三亦为普鲁士国所俘,我大清方才得以消弭一场绝大兵祸”
“都是些旧事了,提它做甚”,片刻的激动后,李鸿章已经恢复了镇定,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呷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