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五十二 胭脂扣 (第2/3页)
才会懂得学着去“算”冷静的承认与敌人之间的优劣差距,进而才能谨慎小心的估算敌我之间的优势嚣张,由此方能学会因势利导,使敌势日消而我势日长,最后强弱易势,将胜券操于我手
上述这段内容是任令羽祖父当年在东北战场上的双城军事短训班上,从一位平日里沉默寡言,但一谈及战术问题却立刻滔滔不绝,并会对自己麾下的将领军官们耳提面命的统帅那里学来的。而且,在那一日的课堂上,当时的任副师长还因为自己在某次战役里的骄傲轻敌与冲动蛮干而造成的不必要伤亡,而被这位素来有“爱兵”之名的老师单独拎出来批了个体无完肤
不过事后那位他的老首长还是很客气的留任副市长吃了顿饭,虽然那顿清汤寡水的晚饭让任副市长倒足了胃口,但未来的元帅即便在饭桌上都要反复强调战术修养的婆婆嘴却也终于让他把“军事主官除了要有担子,还得知道怕”这句话牢牢地刻在了心里
而在其后的岁月里,他又把这一切原原本本的灌输给了自己的儿子和嫡孙。
搅局者
在这样的教育下长大的任令羽,自在“威远”号练船上立下了要逆转甲午的目标后,随即便对于他自己在这个时空的定位做了个如上的清晰定位以及如下的十二字行事原则
冷眼旁观,适时介入,因势利导
冷眼旁观,因为他任令羽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知晓天下大势他相信除了他自己,再也不会有人知道未来数十年间的历史走向,时局变动,乃至某些人的起落沉浮
但除了“知势”这一项外,他任某人除了某些学识外,无论阅历、见识,智慧谋略和行事处世,又有哪一样能比得上如今已成为他恩师的李鸿章、还有张之洞,李鸿藻,慈禧太后这些时代的佼佼者和弄潮儿别人且不论,就是那位被他鄙薄不已的翁师傅,单论在有空就高喊口号,遇事则闪身腾挪的乌龟缩头功上的高超造诣,不也是让他任令羽所远不能比拟的
至于适时介入么
既然惟有见识过人,那就不妨以己之长,弥补他人之不足而在这一原则上,他任令羽已经略有小成。他绝对确信,若没有他任某人的那套日本兵备略以及“威远”舰后甲板上对于中日海军实战推演这一番措置,那李中堂绝对下不了决心去写那份形同与西太后摊牌的殿阁补阙折
这份折子一递上,那就等同于原本要到庚子国变后才以“东南互保”形式爆发的,东南督抚与满清朝廷的公开决裂被人为的提前了因为他这个穿越而来的搅局者,历史的时钟已经被人为拨前了7年
赚了
既然已经有此局面,而下面需要他任令羽作的,就该是那因势利导了
“我若欲与英人交好,那年前的香港撤旗之事,就是万万绕不过去的一道坎。”,西跨院另一侧的正房中,李鸿章端起已经空了的茶杯,竟似浑然未觉般杯中已空般的作势“喝”了一口。
“而若要化解此事,那最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