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五十八 母子君臣 上 (第3/3页)
蛮清的么,好作皇帝的,什么都能糊涂,但有几件事却是万万不能糊涂的,而这日子”,她用手中长长的假指甲点了点光绪,强调道:“就是其中之一”
“是,儿子谨记亲爸爸教诲。”,光绪很得体的回道,他嘴唇嗫嚅了下,似乎还想说些什么,但最后却还是憋了回去。
“除了记日子,作皇帝还有两件事是万万错不得的”,不用他问,慈禧太后已经自己给出了答案:“其一,便是拿主意,其二,便是用人皇帝,前门楼子全聚德那边前两天出的那件事如何处置,你的主意拿定了么”
光绪立时浑身一凛,一股寒意自脊梁骨一路攀爬上来他知道,刚刚片刻的母慈子孝戏码已经结束了,现在他所需面对的,是眼前这事实上的当国女主对他这个有名无实的一国之君的接班人资格的又一次考量,而恰恰是在这种涉及国事的问题上,慈禧太后是素来是不喜欢皇帝的判断出现任何差池的。
“回亲爸爸的话,儿子这里想了几日,于此事已经有了些心得。”,他略定了定心神在看到那些从勤政殿转来的,不但未加丝毫批注,甚至连指甲痕都见不到一个的有关任令羽痛打文廷式一事的奏折后,他便知道慈禧太后已将对此事的处理视作了对他能力的又一次考教。而他随即与翁同龢反复推敲了几日,也终于在对此事的处置上拟好了份章程。
“哦说来听听”,慈禧太后饶有兴味的望着光绪,说道。
“是,亲爸爸,儿子以为,亲爸爸在廿六日时既然已经赏了李鸿章三眼花翎,等于已经给他预留的地步”,他略顿了下,继续道:“那在对他那个公然在闹市繁华之地殴打翰林,几乎全无人臣体面地弟子,自然就不必再稍留情面”,光绪努力的挺起胸膛,力图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像个英武有为的样子。
“嗯,也有些道理”,慈禧太后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刚毅的面孔上丝毫不见喜怒,“那你打算如何做”
“儿子已经拟好了个章程”,光绪一边说一边自龙袍的袖子里取出了个条陈递给个慈禧,“儿子打算摘去任某的顶戴花翎,免去其天津水师学堂会办之职至于大臣们所说的交部议处,儿子以为,朝廷还是要给李鸿章留些体面,不如就直接将任某交给他自己严加管束,也便罢了。”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的观察着慈禧的脸色,却无法从那张沉静若水的面孔上看出一丝情绪。
慈禧太后将光绪递给她的条陈展开来看了看,随即便向手边的石桌上一放,而说出口的却是句似乎和此事所议之事奉牦牛不相及的:“曾国藩有句话,不知道翁师傅可曾告知过皇帝”
“儿子愚钝,不知道亲爸爸说的是哪一句”,光绪一时间感觉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低眉敛目,只以眼角的余光小心的扫了一眼慈禧,斜射的月光在五十七岁的皇太后面上勾出极清楚的轮廓,宽广的额头,挺直的鼻子,高挺的颧骨,紧闭的嘴唇,却看不出半分喜怒。
“办大事以寻替手为第一”,慈禧太后的声音不高,但听在光绪的耳里却不啻于平地炸起一声惊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