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二 恭王 上 (第2/3页)
前方的石桥前,任令羽跟着李鸿章过了左右各有座石狮子的石桥,一路来到山门前,抬头便见到一个蓝靛底的金字匾额碧云寺。
西山碧云寺任令羽不引人注意的微微皱了下眉,这座京西名刹他在另一个时空时便已经是耳熟能详,只不过一直不得相见,想不到竟然在此时见到了这百年之前的京西名刹。只是,李鸿章来这里做什么
一边的李鸿章已经叫随从上前招帖上门,而片刻之后便见那个李府长随带了个护卫打扮得中年人回转了来,那名护卫过来向李鸿章请了安,这才说道:“回中堂,咱家王爷说了,最近身体不豫,不便见客,中堂大人还是请回吧。”
“哦”,李鸿章刻意拉长了音,做足了惊讶之态,而后才故作关切道:“王爷病了不要紧吧”
“不甚要紧。”,那护卫脸上似笑非笑,看起来和李鸿章颇为熟稔,“入夏之后天气热,王爷就是中了点儿暑。”
“那我就更得瞧瞧了。”李鸿章一边说一边举步便走,竟似丝毫听不出对方话里的逐客之意一般,“中暑这事可大可小,我这次进京随身还带了洋人的西医过来,若有所需,也正好帮王爷瞧一瞧。”
“中堂稍等。”,看到李鸿章如此做派,那名护卫猛地跳了起来拦在了他面前,“容我给王爷传个话先。”,言毕便转身径直奔了回去。
又过了一会,那护卫又过来传话:“王爷说: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便请中堂到水清院相见。”
李鸿章已经带着任令羽来到了碧云寺内的水清院。
任令羽刚刚迈入寺门,便感觉一股凉意扑面而来这座水清院内松柏参天,在院内那座由石缝中流出的泉水汇而为池的水池旁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假山之旁,那株著名的柏树中套长柏树,最里层又生楝树的“三代树”下摆了把躺椅,一名身着白色细葛长身的清矍老人正躺在椅上闭目养神。
在老人的左手边临时驾了个青竹茶几,上面摆上四干四湿八个高脚果盘,另一侧则放着本翻开了一半的书,而在躺椅后则站着两个身着旗袍,辫子垂到腰际的丫头,其中一个手里捧着水烟袋,而另一个则拿着个淡金色的烟荷包,安静得侍立在旁。
任令羽微微侧过头,仔细打量了下老人的容貌,脸很长,眼下可以清楚地看出“眼垂”,鼻梁挺直,颧骨高高,颌下留着一捋长须和他当年在历史课本上看到的那张此人青年时的面孔比起来,已经是老态尽显,不过其身上隐隐散发出的淡定气质,却还能让人依稀捕捉到几分这位堪称是爱新觉罗家族中最后一位良骥青年时的风采。
爱新觉罗.奕䜣,使大清王朝得以转危为安的统计全局折的幕后策划者,洋务运动在中枢之中的最强臂助和早期领袖,此时就仰躺在任令羽的面前,与他的距离,不过二、三米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