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三 补天裂 节三十一 所谓英雄! 下  龙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卷三 补天裂 节三十一 所谓英雄! 下 (第2/3页)

抗敌卫国的时势造就的英雄。那为何普拉特舰长就能以一死而造就这同仇敌忾的时势。而马江殉国三公却是在区区数年后便几乎已为天下人忘却”

    任令羽浑身一凛。他微微眯起了眼。重又打量了一番眼前这个几乎从来就没有被他关注过的海军官学生略显苍白的脸上端正的长着一双杏仁眼。相貌只能说是平平。独独那双黑的墨染似长眉还微微能透出股英气。一身新作的藏蓝色“治明装”。浆洗的异常干净。就连领口处微微露出的白色衬衣都洗的一尘不染。还特意的上了浆。

    干净、整洁、极修边幅。沉默、内敛、不好言辞。不说话时甚至会让人无法感觉到他的存在

    任令羽突然转过头望向窗外。外面的太阳。仿佛因为即将落山的缘故而显的格外的亮。刺的他眼睛生疼。却让任令羽的心境在一瞬间的以沉静了下来。

    “守正”。他重又回转过头。目光炯炯的望着面前的杨立诚。“此事我这个作老师的现在却并不想回答你。正相反”

    他双眼一瞬不瞬的盯着杨立诚。一字一顿的道:“为师现在。却更想听听你对此事的看法”

    在刚才打量杨立诚的那一瞬间。他一下子从这个学生的眼睛里看到了太多的东西。大概是因为对马江之战的回忆让这个一直有意无意的游离于他的视线之外的挂名弟子难的的动了感情。让他那平日里总是略显空洞的眸子里一下子充斥了太多的情感

    其中一些。是任令羽可以读懂的。而另有一些。却是他一时间也有些想不明白的

    不过有一点却是任令羽可以断定的。他的这个学生之所以有此一问。其实只不过是抛砖引玉而已。而且自己对他杨立诚而言。亦只能算是个他山之石。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或者换种说法。就是真正能被他杨立诚认可的答案。其实早已在他自己的心里。

    杨立诚微微一怔。显然任令羽不答而反问的做法明显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略有些迟疑的动了动嘴唇。却还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来。

    大家都又喝了半杯茶

    室中那座产自英伦的落的自鸣钟的时针稳稳的指向了象征1时的罗马字母六。沉闷的钟声随之响起。

    “不必挂碍太多”。任令羽低眉敛目。用羹匙轻轻搅动着杯子里的红茶。语气温和的道:“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是。老师。”。杨立诚长出了一口气。却突兀的问道:“那若是学生的话中有狂悖之语。甚或大逆不道之言呢”

    “为师都已经领着你们。连诛杀翰林的事情都做出来了。又还有什么话是不敢听的”。任令羽已微微有些不悦。他将手中的杯子重重的往茶几上一放。却又发觉自己语气太重。忙又转圜笑道:“既然已经共经历过患难。那守正就大可毫无顾忌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若除了什么事。自有为师担待。”

    “好。那学生便放胆了。”。见任令羽已经把话说到了如此的步。杨立诚也终于放下了最后的心防:“学生以为。陈英许寿山高腾云等诸公之死。之所以无法唤醒我举国同仇敌忾之志。其关键还是在于民智未开四字正所谓家国家国。我国之民众。因大多家贫。无入学之川资。故目不识丁者比比皆是。而凡此辈愚民。其心中往往都是有家而无国。视国事犹如丝毫不关己之身外事。故而对国家之兴亡几乎是全无挂牵。自然也就不会因三公之死而生出报国之

    “至于那些所谓自幼便受圣人教化者”。杨立诚嘴角不自觉露出讥刺的笑容。“其所关注着。功名二字而已正所谓名利名利。名在利先。何者为名。死守所谓四书五经圣人之教而。此等人便如那文廷式。满口的仁义道德忠君报国。骨子里却无时无刻不打着如何钻营以谋晋身之阶的小算盘。抱残守缺。唯利是图。自然也不会把国家之兴亡放在心上”

    “一言以蔽之。我煌煌中华之所以有英雄而无以成时势。归根结底只是一句话。那便是我大清朝今日的体制。已是僵死了烂透了。再无半丝鲜活可言。故而。学生以为”。杨立诚望着对面不动声色的任令羽。眼中罕有的闪过一丝犹疑。最后却还是说了出来:“老师此次赴欧购舰。虽已有所小成。但即便最后成就大于今日。对这个大清而言。也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我国之积弊已是病入膏肓。非大动干戈而不能救也。区区一个强兵械壮海军最多。也不过裱糊而已”

    振聋发聩

    任令羽面上沉静若水。内心中却已经掀起了滔天巨浪果然是人不可貌相在这次随他出洋的四名随员中。张景星沉稳练达深沉多智。更是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