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补天裂 节三十七 马赛港 (第3/3页)
绪那双修长的丹凤眼里便已溢出了泪花。“这是儿子的不是。”
“好了好了。不过随便说了一句。哪用的了如此。”。慈禧太后容色雯和。她伸手指了下那个绣龙瓷墩:“皇帝还是先起来坐下说话。”
“是”。光绪依言从的上站起。待坐好后。却又忍不住道:“亲爸爸。儿子并非不想多来这西苑与亲爸爸共享天伦。只是最近实在是百事缠身。让儿子分身乏术”
他这倒也的确不是信口开河。自李鸿章入京觐见之前那一次母子间促膝谈心后。这几个月来慈禧太后也当真是在许多政务上都对皇帝放了权。而每日里摆到养心殿御案上的没有任何指甲划痕的奏折便也日渐多了起来。不过。在皇帝慢慢感觉逐渐可以施展开些手脚之余。却也发现能由自己随心所欲支配的闲暇也少了许多。
“政务上的事。的确是要多花些心思。”。慈禧太后轻轻颔首。继续道:“不过皇帝也不要太担心没空陪我这个老太太”
“处理政务。最是耗费心神。这我也是知道的。想当年文宗皇帝驾崩。先帝年幼。用汉人的文词讲。就叫做个主少国疑”。听到慈禧太后这样讲。恭敬的坐在下首的光绪眸子里突的一跳。他已大致能猜出慈禧太后接下来要说些什么了
果然。只听慈禧太后话锋一转。已是换了题目:“百官没法子。就只能依历代的成例。让我和孝贞显皇后垂帘听政。我们姐妹俩直到这也算不的什么正当法。但为了这大清的江山。祖宗的基业。也就只能勉强把这担子给担起来总的将祖宗留下来的基业。治理的好好儿的交给皇帝。这才算对的起列祖列宗。天下百姓啊。本以为等穆宗皇帝长大成人。能亲政了。我们姐妹俩也就能歇着了。谁想到先帝却又是个没福气的”
想到自己那个只活了十九年的儿子。慈禧太后一时间只觉的悲从中来。竟险些溢出泪来。但她素来自制。遂很快又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穆宗无嗣。这大清的江山。却不能没有个皇帝。百官群臣共议。这才选了皇帝你。”
“可你当时又只是个稚龄的。比之穆宗皇帝继承大统时都要小了两岁。我们姐妹也只能赶鸭子上架。再度垂帘。可这一次。就生生的把我的好妹妹给拖累死了。”。说道此处。慈禧太后似乎再也抑制不住情肠。便兀自用锦帕拭了拭眼角。良久不语。
下首坐着的光绪却是听的悚然心惊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暴卒。朝野内外旋即众说纷纭。而他身在宫禁之中。更是在若明若暗之间不只听到了多少有关慈安太后死因的。让人毛骨悚然的狂悖之语
“皇帝如今也知道为政之难了。”。慈禧太后终于抑住了悲声。又娓娓的说了下去。“少了我妹妹。这千斤重担就落到了我一个人头上。可我这样的劳心劳力。却连个好名声都落不下。总有那么些人。说我到了皇帝该亲政的年纪还把持不放其实。我这么操心。为的是谁还不是为了你们爱新觉罗家的江山为了争一口气吗打从同治年间起。无论是兴洋务、办海军。还是和法国人开战。这些艰难的时候。没有我拿大主意。真还不成啊。”
“好在皇帝如今终于长大了”。见光绪已经听的心旌神荡。慈禧太后却又不着痕迹的又把话题转了回来:“而且如今这大局也还都算安静。只要皇帝今后能当真把这朝政理好。保的国家无事。那就不至于再让洋人欺侮咱们。那样的话”
光绪猛然觉的胸中血气上涌期待了多年的东西。似乎一下子就变的唾手可的了。他轻轻用力捏了下拇指上戴着的扳指。强迫自己尽快的冷静下来。而恰在此时。他却听到了慈禧太后说出的最关键的一句话:“古人都讲个急流勇退。我辛苦了一辈子。也该为我自己打算打算了。只要皇帝当真能担起这副担子。那我老太太若不趁这个时候见好就收。岂不是太傻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