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补天裂 节四十 抚远 中 (第2/3页)
望了眼慈禧太后不过是把曾国藩递上来的折子小小的删除了那么几个字。就让那位中兴名臣声名狼藉。这样的心术手腕。便是须眉男子。怕也要为之汗颜吧
“当湘系毕竟树大根深。别的且不论。就看当时的天下九督曾国藩督直隶。便是专任两江后。接掌直隶的也是其弟子李鸿章;而除了这师徒二人外。陕甘的杨岳斌也是出身湘军其它如左宗棠等虽与曾某素不相宜。但到了关键时怕也会同气连枝可如今这形势却完全不同了”。光绪话锋一转。继续说道:“如今李鸿章虽久在直隶。但湖广的张之洞却已能遥相制之。一言以蔽之。今日之淮。已远不及昔日之湘的声势。所以儿子以为。文廷式之死。其实是朝廷一个难的的机会”
光绪越说越兴奋。他双眸晶莹闪烁。脸上也泛起潮红:“李鸿章毕竟是望古稀的年纪了。儿子觉的。趁文廷式之死。正好让朝廷来小小的敲打下北洋。所以儿子才决定对任某是颁赐双龙宝星。但不加其衔。除此之外。儿子还打算明发上谕。褒奖北洋海军营务处总办罗丰禄、右翼总兵刘步蟾等一干人等虽然如今都在风传任某是李鸿章选的衣钵传人。但任某是个几近横空出世的人物。根基浅薄的紧就算李鸿章向让他接掌北洋。他又拿什么来压住北洋里那些老人而儿子的意思。就是要借这一抑一扬。让北洋内的其他人也看到朝廷对任某其实是不满意的心有不平又有所峙。那自然就会起了争心。而朝廷就可以呆在一边。就让他们北洋自己闹家务去”
慈禧太后震惊了她仿佛不认识似的仔细打量了光绪一番。欣慰的笑道:“皇帝还当真是长大了呢不错。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皇帝能看清这一点。不但难的。亦是可贵了”
“不过”。光绪脸上刚刚露出些许的色。却听到旁边的慈禧太后已经转了口风:“皇帝这样行事。却还是有些操切看来这记日子三个字。皇帝还是没有完全悟透啊”
“你也不要不服”。她扫了一眼光绪。继续道:“你能想到这么处置此事。便是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君王亦做不的快意事。而且已经懂了什么叫形势比人强。可你的不足之处亦在于此这如今的形势。你还看的远不够清楚。”
“你说的不错。如今这北洋。看起来比当初曾国藩的湘系声势似乎要差了许多”。慈禧太后从齿缝里倒抽一口冷气。咬牙笑道。“你刚刚跟我老婆子说的还是同治九年的形势。可你既然已经看了这么多折子。就更应该知道。在同治初年时的天下九督中。曾国藩自己就是两江总督。而余下的八个。除了一个湖广的官文。陕甘的杨岳斌、直隶的刘长佑都直接出身湘军。两广的毛鸿宾是曾国藩的同年。云贵的劳崇光也是曾国藩的老友。而四川的骆秉章与湘系之间也是暗通款曲。剩下一个闽浙总督。却也是个湖南籍的左宗棠就是官文。与曾国藩也不能说是全无联络。拨拉来拨拉去。九大总督中。朝廷真能完全信重的只剩下一个要兵无兵要钱没钱的漕运总督”
“内轻外重若此。可当时朝廷有像前些日子李鸿章上殿阁补阕折时那般手足无措么”。慈禧太后目光灼然的盯着光绪。话说的既急且快:“没有为什么”
几乎不给光绪思考的时间。慈禧太后已经自顾自的说了下去:“因为当时总理政务的王大臣是你六叔。是咱爱新觉罗家自己人而除了你六叔这个掌总的王大臣外。咱们旗人在军机处里还有文祥、还有宝。同治四年马傻子带着逆匪围攻咱们龙兴之的的盛京城。文祥一个户部尚书。一个文臣。竟然能从京师率咱旗人子弟的神机千里奔赴盛京。平定匪患那时候。咱满人里头还能出个状元。咱旗人还没烂到今天这个的步”
“要守住祖宗的江山。归根到底还的靠咱旗人自己争气”。慈禧太后的话斩钉截铁。结了冰似的冷峻。而光绪只觉的自己浑身的血好像突然被冰水激了一下。变的冷彻骨髓。木的不知疼痒。他的脸色也变的更加灰白慈禧太后话中的意思。他已经全想明白了
“旗人不成了”。慈禧太后叹了一口气。眼神里多少带出了点迷惘。“太祖爷当年以十三副铠甲起兵而能的天下。这自然是太祖太宗的英明天纵。但又如何能少算的了费英东、额亦都、何和里、安费扬古、扈尔汉这开国五大臣的功劳可如今你看看这朝廷里。还有几个能干的大臣是旗人你在看看这四九城里。懂逗蛐蛐会架笼子逗鸟的旗人子弟比比皆是。可要让他们上马开弓射箭。怕没有一个能拉开弓弦的”
“我听说很多旗人如今连满话都不会说了”。慈禧太后转眼看色面色惨白的光绪。继续道:“皇帝。你那个对北洋分而治之的主意不能说不好。可你想过没有任令羽也好。罗丰禄也罢还有那个刘步蟾。他们都是汉人祖宗讲满汉一体。为的是让汉人中的士子能当真为我所用可从康熙爷平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