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补天裂 节四十二 国中一人便成囚! 上 (第2/3页)
射击。
再完成了主炮的一轮试射后。今天射击表演的主角施耐德厂4。7寸45倍口径加纳速射炮粉墨登场。在飞桥上任令羽、严复和薛福成的注视下。先是左舷前部的双联速射炮使用定装弹进行急速射。随后又由左舷后部的同型号火炮使用分装弹进行射击演练。
“这就是快放炮”。一向予人以儒雅持重之感的薛福成近乎目瞪口呆的望着脚下不远处高速暴射的加纳炮。“此等射速。我北洋原有各兵船发射一炮。此舰已发十炮矣”
“定装弹重20。47千克。炮口初速823米秒。最大射速17发分。使用穿甲弹18度仰角最大射程11000码”。站在薛福成左侧的严复研读着手中的火炮说明。也忍不住啧啧称奇。“这等射速。当真是弹落如雨。就是这炮弹是在太重了些。快4斤了。不过若是使用分装弹的话”。他转头看了下靠近舰艉地那门双联加纳速射炮。“也能打出12发分。按实战时能做到实验时地三分之二的话。也有8发分的持续射速。也很是惊人了。”
“8发分么”。站在薛、严二人之前的任令羽放下手中的双筒望远镜。喃喃的道在他那个时空的历史上。日本海军所大量装备地阿姆斯特朗式120毫米口径速射炮在甲午海战中的最高射速也不过7发分而已。
如此说来。自己和张景星当初萌发的给这艘战舰换装阿姆斯特朗式6寸和4。7寸速射炮的想法。其实都是因为无知而产生的可笑念头而已北洋海军地主力舰除了一艘“平远”舰因是福建船政建造而沿袭船政传统。带上了些法式血统外。其他的都购自英德。因此他在原本那个时空研究史料时也把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了英德两国上。对法国海军却相对忽视了许多。
但从这次事件看来。还当真是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啊
“不止如此”。严复四下环顾了一番“抚远”的火炮布局。继续道:“此舰前后左右各有9。4寸主炮1门。而四个犄角上则各布置了1门双联的4。7寸炮如此布置火炮。那不管敌舰从前后左右哪一方来袭。这抚远舰都可以用3门主炮和门副炮迎击。这般措置。倒真是颇具匠心呢”
“颇具匠心么”。背对着严复的任令羽略显不屑地笑了笑颇具匠心个头啊。所有主炮共同布置在舰体中心线上才素王道全舰队各主力舰统一大口径主炮口径这般华丽丽地大舰巨炮才素偶们bb党的最爱
“不过我看此舰地火炮却不像是为舰艏对敌而设的”。听到这个声音。刚刚略有些魂飞天外地任令羽立刻回了魂。他颇为惊讶的转过身看向说话地那人薛福成
“我看此舰的设计倒是和北洋的致、靖二远颇有些相似。船速快。火炮多。且似乎更适合用一字长蛇阵与敌交战。尤其是又有铁甲护体。这个长处又是致、靖二远所远远不能及的了。”。薛福成一边漫不经心的说着话。一边在飞桥上负手踱步。却没注意到飞桥上的另外两个人都已是满面惊骇
此时在飞桥上的三人。严复乃是正牌子的海军留学生出身。而任令羽在原本那个时空里亦曾受过正统海军教育。若是这番话出自他们俩人中的任何一个之口。都不会让人觉得太过惊讶。可如今说出这般见解的却是薛福成。虽素有北洋智囊之名。却并非专业海军人才出身的薛福成。
而薛福成恰在此时转过了身
“二位这是怎么了”。待看清任令羽和严复的表情后。薛福成略感诧异的开了口。“莫非是薛某说的有什么不对么”
“没有、没有”。任令羽急忙摆手道。“叔耘先生所言甚是。所谓快船快炮。要的就是这能发挥舷侧火力的一字鱼贯阵”
“在下早闻叔耘先生在二十年前就有文事、兵事、饷事、吏事。四事皆能之名。今日稍露锋芒。果然盛名无虚。”。一旁的严复也由衷的赞道。
“谬赞了。”。薛福成微笑着摆了摆手。“这点见解。老夫还是去年到了这英吉利国后查阅当年订购致、靖二远时的旧卷才晓得的若真的论起海防兵事。老夫又岂能及的上你们这两位后进之万一”
任令羽眼中闪过恍然之色中国国内关于“致远”及穹甲巡洋舰的最详尽资料便系从薛福成使英后所撰写的日记而来还不等他细想下去。薛福成说话的对象已经转向了他。
“老夫已是昨日黄花。早已比不得你们这些年轻人了。俗语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如今这大变之世。十数年间事情就已变得让人看不透。欲图自强。治明以后只能多仰仗你这样的年轻人了。”。薛福成望着任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