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酒后朦胧 (第1/3页)
每次会议,经理马利都要反复强调:公司到了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后它将合并还是继续独立生存,这全取决于在座的各位,全归根于我们的共同努力和拼搏,说白了,业务搞上去,大家欢天喜地,搞不上去,我会很不高兴,你让我不高兴,我就要让你不高兴,你砸了我的饭碗,那我首先就要砸掉你的饭碗……。
……再说说我们有些同志,身为科室干部,业务搞不上去不说,还背后发牢骚,有怨言,拖后腿,甩大鞋……,我再强调一点,如果你实在不愿干,马上走人,别占着茅坑不拉屎,你不想干,还有很多人抢着干,中国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也有的同志在基层干了几年,因为受到了一些挫折,干事就缩手缩脚,对营销工作有反感,不作为,这种苗头是很不好的,在此,我想提醒这些同志,要充分认清形势,抓紧转变思想观念,否则,不换思想就换人……。
听着马利含沙射影的讲话,王云的思维飞快的旋转着,他已经听出,马利讲话中的“有的同志”其中就包括自己,这让他想到了前几天县财贸局检查组到公司检查党建工作,中午王云陪酒时,马利在酒桌上说的一番话。
“以前自己没干领导时,对业务销售还没感觉出什么,自从自己干了一把手,才感到压力和责任的重大。这么大的一个企业,几百名员工,每年上千万元的销售收入,单靠我自己的能力是肯定不行的,所以,只有发挥全体的力量,才能推动业务发展。现在企业体制就是这么个落后的体制,是计划经济的衍生品,虽然已经远远不符合现代营销的发展模式,但上头不改变,下头就要执行,我也无法改变,所以所有的责任也不能我一个人承担,只有将压力下移,移到班子成员上,移到部门负责人上,移到每一名职工的头上……,再好的关系,如果工作上不去,也不行,不管换作谁,都会这样做……”。
想到这,王云明白了,原来那是马利第一次给自己敲警钟,而自己忽视了。如今这次,是在大会上敲警钟,等于变相点名,看来自己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如果自己不再及时补救,可能就会被人像踢皮球一样,不知踢到哪个角落里了。
正如“破窗定律”一样,越是残缺的、不健全的、损失的东西,越会遭遇破坏和打压,因为你没有及时将破损的东西弥补,别人会认为那些是废弃的,无用的东西。由此,王云想到了自己,难道自己真的已经成为别人眼中的“破窗”了吗?如果真是这样,自己又该如何面对?想到这,一股无形的压力像山一样涌上他的心头,让他喘不过气来……。
由于工作压力的加大,王云在周老板处的兼职也变得有心无力,服务中经常走神,这让旁边的王雅芳感到很奇怪。
在晚上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