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一步在大上海之大国崛起 (第2/3页)
和学校搜罗的书籍报纸汇聚而成。整体而言这个世界的大国崛起比后世的纪录片简介上要肤浅一点。同时内容也不是很充实。尽管如此对于此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依旧是一道绝美的时事大餐。这多亏了他脑海中的翻译功能,否则那些法文德文和西班牙文足以难道他们。
第二期胡小岩不敢再印太多,只是两百份。
15号晚上汇聚来得数字也证实了胡小岩的猜测——120份。
胡小岩欲哭无泪,《大国崛起》这样的惊世之作居然只卖出120份!!!他还想着凭借大国崛起这个系列完成自己赚取声望的任务呢!他喵的!胡小岩决定放大招!
16号,《大国崛起——法国》出版。
17号,《大国崛起——英国》出版。
诚如胡小岩所料,大国崛起法国篇和英国篇迎来了一次销售热潮200份期刊被一抢而空!
18号,《大国崛起——德国》出版,这次胡小岩印刷了500份。一天卖出了400多份。其他的也被报童留下。时代中国从一开始就不是给上海的普通市民准备的,它的价格是普通报纸的3倍。
《大国崛起》德国篇中胡小岩第一次放弃了中立叙述的态度,给出了预言般的结论:德国为了市场,一定会挑战英国的殖民地体系。而时间就再德国准备好之后,大约十年内。而方式当然是战争。
19号,《大国崛起》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篇出版。这天的500份报纸销售一空,报童回报需要更多份时代中国,因为很多没有买到报刊的人对报童围攻哄抢。不仅仅19号的被卖完,之前没有卖掉的第一期也被抢光。
20号,《大国崛起》美国篇出版。在这一篇中,胡小岩以预言帝的姿态写出,随着德国对英国的不断挑战。美国必然取代欧洲成为世界中心。理由重点放在了美国对技术和技术型人才的重视和引进。
这一天1000份报纸同样被抢光,因为这个时代官方糟糕的办事效率,时代中国的办公室暂时没有遭到粉丝的围攻。
21号,在戊戌变法失败的同一天,《大国崛起》日本篇出版,在文中的最后,再列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系列举措和康有为维新派的政策对比后,直接指出维新派并非维新派而是权力**强烈的投机派。得益于日本30年维新前后的对比,国人对于日本的消息分外看重,因此分析日本维新方面的书籍报刊非常多。
胡小岩特意在时代中国第一页列出一张表格,对比两国维新派的所作所为后,在第二页,直指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为投机分子,甚至在文中也直接称呼康有为等人为投机分子。
要知道明治维新时期,包括当时的日本首相到军方代表官方私人性质的访问英法的活动持续了好几年时间,更是不断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大多集中在数学物理化学教育等等方面。同时明治政府不断地翻译欧洲的自然科学书籍,并建立专门的西式学堂,在儒学之外,自然科学是这些学堂的重中之重。不仅如此,日本政府官方在几乎每个大城市都建立了大学。这些大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