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飞艇无敌以及金手指问题的解答 (第1/3页)
第一点:
每次大家都说飞艇太无敌了。现在总结归纳一下。
首先我确实犯了一个小错误:
在第一次试验飞艇的时候,飞艇的高度我写到了四千米。事实上只有齐柏林在飞艇第二代试验的时候才飞跃了阿尔卑斯山,也就是那个时候才有四五千米的高度。主角试验的时候,也是第二代飞艇,但技术问题应该还没有到那个程度。
这是一个小错误。
另外大家没有注意到的是,齐柏林在设计第一代飞艇的时候,没有得到任何人或者机构的帮助,而是用自己的积蓄去做的。这个金额不超过10万美元。而主角找到他的时候投资的是100万英镑!而且为此与克虏伯军工厂和德国柏林的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英镑开路)。也就是说在文中的齐柏林的第一代飞艇的技术含量远远超过原历史时空第二代飞艇的标准。同时飞艇所用的穿甲弹是400mm舰炮的穿甲弹改造过来的。400mm的舰炮当时都还没有生产出来,可是在英镑开路的情况下,克虏伯兵工厂将400mm的炮弹给生产出来了。400mm穿甲弹什么威力我也只提一句:北洋海军的三大远只要中一发400mm穿甲弹,那么它就离沉没不远了!同时开花弹也用的是150mm的重炮开花弹改造而来,里面加入了很多的钢铁弹珠。对付无超强堡垒要塞的守军威力如何,我也不想多说了。。。
这两种炮弹的详细都有在文中写的清清楚楚。如果用来对付二战时候的陆军也许不会太理想,但不要忘记,1899年的时候,连一战都没有打。当时战场的烈度只有一战时候的百分之十左右而已。那个时候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更不必说!参照一战时候的德军攻占法国,围困英国的进军速度,飞艇的威力我也不想多说,自己去查一查就知道了。一战时德国对英国伦敦的轰炸,用的也是飞艇而不是轰炸机。若非英吉利海峡的气候太过恶劣,英国伦敦早就被炸成废墟了。
无论是在天津城下还是北京城内,大家都应该看到了。敌军是没有要塞保护的!从未见过飞艇这种攻击方式的敌军能够保持基本的理智就算不错了。
而飞艇的攻击文中有写,一般飞行高度是1000-1200米。攻击高度是600-800米。如果有人细心就会发现。一开始的时候是写的飞行高度是1200米,攻击高度是1000米。为什么会变成后来的1000米和600米呢?我在文中就没有详细介绍了。其实大家都没有注意也没有想过!!!很简单,因为在飞艇攻击过程中指挥官程壁光发现在1000米的高度的攻击很不理想所以才会自行改成飞艇1000米,攻击高度也从1000-800-600这样一个递减的攻击距离。
大家看书看的是一个乐子,这里就是一个坑,说的就是程壁光这个前海军舰长担任空军舰长之后给空军的攻击带来的一种改变。我没在文中写清楚,大家就看不清白?看不明白还怪我没写清楚咯???
无论是从800米还是600的高度投弹还是用机枪扫射,打一个区区两万人/一万人的守军还不是手到擒来?其中战死百分之七十有什么奇怪的?第一次质疑我的书友,你确定没有经过一战洗礼的欧美军队面对这种超越时代的武器的攻击还依然能够冷静地趴下然后反败为胜?
所谓新军怕大炮,老兵怕机枪。说的是什么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