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难得糊涂 (第2/3页)
出一百万以上的现银都相当的困难。
而这时胡雪岩担保的左宗棠西征贷款八十万两按期应该到账,这可以解胡雪岩燃眉之急。可是盛宣怀邀请上海知县延缓二十天付款。同时盛不仅与洋行和其他钱庄一起大张旗鼓向胡雪岩催讨借款(事实上还没有到期),另一面又四散消息声称胡雪岩已经破产(否则洋行怎么会向胡催未到期的帐呢?)。如此一来,市面上彻底爆发“倒帐风潮”。胡雪岩为了保住声誉,筹措资金将洋行和钱庄的债务还清,还未等他松一口气,他的富康钱庄就面临挤兑风潮。而这时胡雪岩的现银几乎全部付给了生丝、洋行、钱庄。而作为大清首富的他手头上这个时候甚至连十万两现银都拿不出。胡雪岩向上海知县催讨八十万两白银未果后,富康钱庄倒闭。随后胡的生丝也被迫低价出售。
很多无知的人都认为这个时候的生丝是高价,所以胡没有受到影响。但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只要稍微懂一点商业的人都明白。
胡雪岩面临破产的威胁,这个时候他最缺的不是生丝,而是现银!白花花的现银!所以当他出售生丝的时候,无论中外的收购商全部要求低价收购,否则就不愿意付现银。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胡雪岩的库存生丝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卖上价钱。商业就是这样冷酷,明明是高价生丝偏偏卖不出高价。这也是胡雪岩的商业帝国彻底倒塌的直接原因。
1885年左宗棠去世,慈禧立刻下旨查抄胡雪岩家当。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朝廷欠胡雪岩至少一百万两的款项。其中包括左中堂西征的八十万两白银等。慈禧查抄胡雪岩的目的就是赖账。
圣旨到达之前,胡雪岩“郁郁而终”。
而此次中外生丝大战得利最大的有三个团体,第一个以慈禧和盛宣怀为代表的“爱国团体”;第二个以日本和意大利为代表的生丝产业;第三个是以英国为首的商人团体。
胡雪岩的1500万两白银的生丝最终售价连一千万都没有。这直接便宜了外国人。而中外生丝大战的失败也直接让英国人一怒之下全面扶持日本生丝业。日本吃剩下的才能轮到中国生丝。1890、1900年日本的生丝产量正式与中国的生丝产量相平。而到了1910年日本生丝产量彻底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生丝出口国。同样也正是这一次的生丝大战失利,导致洋人开始扶持印度和日本的茶叶发展。而到了1910年日本和印度的茶叶销量加起来也已经超过了中国。
大清国的两大经济基本盘彻底崩溃。大清国在1912年被中华民国所取代,不仅仅是人民意识的问题,也不是孙大炮和袁世凯等人努力的结果,而是大清的经济崩塌后自然而然的出现。
经济的崩溃,让大清国无钱可用。没钱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