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伤兵营 (第1/3页)
项玉来的时候徐则清正带着几人测试新武器,看到项玉过来都十分高兴,一面将一支他们自己制作的燧发枪递给项玉,一面拿出一支葡萄牙人的燧发枪作比较。
项玉仔细看了一会,两杆枪的差别并不大,明军自制的枪械要稍微长一点,这是因为荷兰人的模具跟葡萄牙人的有一点区别,枪管的长度倒是没什么,项玉关心的是新枪的性能,他拿起枪试了试手感,徐则清几人的做工还是比较用心,枪声打磨的都比较光滑,手感不错,不知道射击性能怎么样。
徐则清显然看出了项玉的心思,将他带到试验场上,这时两名士兵站在一条白线前面,对着一百步外的一个靶子瞄准,这个靶子并不是项玉想到的,而是从荷兰人那里得来的,本来是一个长长的人字形,上面标有各处要害的位置,项玉得来之后将它做了改进,按照后世的样子做成一个环形的靶标,下面用一根长棍支撑立在地面,高度和人体差不多。
这个靶子要比后世的环形更大,因为这个时候的枪械准头比较差,在膛线和后装填枪出来之前这个问题会一直普遍存在,所以做一个大一些的靶子免得经常出现脱靶的情况。
两名士兵举起枪,同时瞄准自己前方的靶子,“砰砰”两声枪响过后,一名士兵连忙跑上去查看靶子,两人都命中了枪靶,使用葡萄牙人的燧发枪的那名士兵命中了五环,使用明军自制的燧发枪的士兵命中了四环,两者相差不大,这两人都是军中射击十分出众的士兵,这个成绩基本上也就是这种前膛燧发枪的极致了,由于弹丸的因素,子弹射出去之后不能像膛线枪那样沿着一个方向高速旋转,因此射击精度十分有限,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的火枪兵要采用齐射这种战术了,因为子弹的精度不高,需要增大数量和密度来保证杀伤力,到了后世的高精度枪械出现之后战争模式就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了。
项玉对于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满意,徐则清几人也觉得十分高兴,毕竟这种燧发枪的试验成功使得明军的枪械水平提高了一大截,之前在明军进攻热兰遮城的过程中,荷兰士兵人数虽少,但是武器比较先进,使用的枪械不仅射程远,而且精度比较高,给明军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