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明军内乱 (第2/3页)
术执行能力实在是出众,黄庭的十几艘战船被他们轻松的击溃,荷兰人的船坚炮利使得施琅对他们的警惕性变得十分强烈,他以清军在之前水战中伤亡惨重,元气大伤为由驻兵在澎湖,拒不前进,不愿意协同荷兰人一起进攻台湾。
荷兰人发现清军突然变卦,游说施琅半天,施琅只是不理,荷兰人气的只能破口大骂清军失信,没有别的什么办法,然后气急之下带着军队自己去进攻台湾岛。
他们经过侦查后发现岛上的明军水军主力都在西南方向的台湾城里面,而台湾城的这支水军实力比较强劲,加上周围的地形对于荷兰人不利,因此他们没有打算直接去进攻这支明军,转而将目光瞄准了驻扎在赤嵌城一带的另一支明军,这支明军人数不算多,而且没有海军,没有海军意味着战争的主动权完全掌握在荷兰人自己的手中,他们可以从多个地点登陆,可以选择和明军作战的时间、地点甚至是战斗的规模,而明军完全只能被动的防御,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将数量有限的部队分散开去防守荷兰人的进攻。
这就跟1840年第一次**战争的形势差不多,只不过那个时候的清军换成了这个时候的明军,荷兰人先后试探性的登陆了两次,明军很快就发现了登陆部队,紧接着大队的明军便赶了过来,荷兰人的陆军还不到一千人,不可能在登陆场跟明军硬拼,于是很快就撤走了。
很快双方都发现了对方的弱点,明军发现荷兰人无论是从哪个方向进攻,自己都不去理会,荷兰人最后还是要来进攻承天府,自己虽然没有海军,但是陆军人数远远超过荷兰人,在地面上打起来自己怎么都不会吃亏,因此干脆就不作理会了。
荷兰人发现,自己由于陆军人数有限,即使登陆成功也很难威胁到岛上的明军部队,这个时候要是清军的部队还在的话那就好办了,用清军的兵力优势可以直接威胁城中的明军,荷兰人哪怕是跟在清军后面打仗,这一仗也不会太难,但是由于这个条件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只能另想办法,荷兰人发现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