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基隆市 (第2/3页)
是第一生产力这话在任何时代都是适用的。
这群日军俘虏中间说不定还隐藏着其他行业的人才,也许是冶金,于是是武器锻造,或者是火药的而研发,火炮的铸造,这一切都不确定,因为想在项玉还不了解,所以这件事一定要自己亲自去处理。
还有就是之前日军营地那片海域的那些战船的残骸和日军的死尸都需要派人去处理,这些事情就交给陈永华去安排了,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这些事情不能拍日军俘虏去完成,项玉担心他们看到同伴的遗骸会收到刺激,这对于他们日后的劳作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
陈永华走后,项玉看了看案上写了一半的总结,苦笑着将它收到了一边,今天看来是写不下去。
之后明军进行了城市的命名仪式,将之前一直空缺着名字的基地正式命名为基隆市,虽然目前看来这只是一个小镇规模的小城,但是项玉相信日后她必将成为一颗矗立在东方的璀璨之星。
忙完基隆市的命名,项玉马上着手开始在日军俘虏中间的筛选工作,他的运气不错,日军中间果然有一批懂技术的士兵,其中有二十多人是熟练的船工,会打造战船,两人在船厂里面系统的学过造船,会制作一种类型的战船,也就是之前日军的那种战船,这个时候只要是会制作和设计船,项玉都把他当做宝贝,就算是船种单一他也能接受。
剩余的人中有十五名工人会浇筑青铜炮,这个虽然不是项玉这个时候急需的,而且日军的青铜炮说实话他还真的看不上眼,但是有比没有好,明军内部自己还不能铸炮,招募过来派遣工匠去学习一些技术也是不错的,日后基隆的三处山头上肯定是要修筑炮台的,到那个时候明军对于火炮将有很大的需求。
另外有三十多名士兵会维修和制造枪械,这些项玉也不是很需要,明军这个时候都能够自己仿制荷兰人的燧发枪了,对于日军装备的铁炮火绳枪自然是瞧不上眼的。
除此之外数量最多的就是会制造板甲的工匠了,日军的板甲跟明军的锁子甲和鱼鳞甲很不一样,它虽然不是想欧洲重装骑士的板甲那么规整,但是也算得上是先进,至少比明军的锁子甲要好上不止一筹。
日本是一个矿产奇缺的国家,技术也算不上是先进的,但是他们的工匠做事极为认真,就拿日本比较出名的武士刀来说,这种刀还是源自唐朝的唐刀,唐帝国通过开明的政治和强大的军事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