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新式子弹 (第2/3页)
装铜环之后,使用新式燧发枪射击的结果是这种子弹能够射出两百五十步,相当于三百五十米的射程,比之前几乎提高了一倍,而且锥形子弹的破甲效果更佳优越,在两百米的距离上面就可以轻松的射穿明军穿戴的锁子甲,在一百六十米的距离上面可以射穿绵甲。
这样的成果自然令项玉自己也欣喜不已,但是由于子弹与枪管只见的摩擦加剧,如果是使用这种子弹,每射击五百发子弹就要更换一次枪管,不过目前明军的铁矿的产量稳步提升,这一点消耗倒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倒是这种子弹的出现令项玉对于自己一手建立的这个研究所的未来感到充满期望。
项玉对学员们一番鼓励和嘉奖之后,这才来到锻造间,里面目前又五十余人正在热火朝天的打造铠甲和武器,明军目前身上穿戴的主要还是之前的绵甲和锁子甲,这些铠甲在跟日军的作战中间被日军的铅弹丸十分容易的就击穿了,由于铅比铁中,因此穿透力要比明军的子弹要稍稍强上一些,这引起了项玉的注意,并不是他想跟换明军的子弹制作材料,而是明军的铠甲的脆弱性使得他有点担忧,郑成功虽然不太注重火器,火枪也装备的不多,但是明军中毕竟还是有相当的数量,因此继承了郑成功主要军力的冯信军中也应该有一部分的火枪兵,虽然他们手中的多还是老式的火绳枪,不仅射速慢,而且射程近,甚至不如明军装备更广泛的弓箭,但是一旦规模上去了,这些火枪也不容小视。
因此新式铠甲不仅加强了正面的铁片的数量,而且里面还挂了一层细丝网,能够使得子弹即使射穿了外面的铁片也会被这一层网给卡主,不能伤害到穿戴的士兵。
要不是条件实在是不允许,项玉甚至想搞几套防弹衣出来,但是这个时候防弹衣的意义并不大,穿戴之后不仅显得笨重,而且严重影响了士兵的机动力。
徐则清这个时候正在巡视锻造间的情况,见到项玉进来之后连忙迎了上来,项玉此行就是想要了解一下燧发枪的生产情况,生产速度和目前的储量。
见到徐则清之后向他询问这些问题,由于之前看到了研究所的新式子弹,项玉也想了解一下这种子弹锻造间一天能够生产多少发。
徐则清也知道明军很快就要打仗了,因此这几天便亲自前来督导,他想了一下后表示,锻造间目前尚有一批新学员即将上岗,虽然目前一天只能制造十五杆新式燧发枪,但是等到人员全部到齐了之后估计可以提高到二十五杆。
一天十五杆一个月就是四百五十杆,这个速度还可以接受,而根据徐则清的说法是目前军械所还有一百二十多支已经造好的燧发枪,随时可以领取使用。
但是研究所的学员们研究出来的那种子弹由于目前制造工艺还不熟练,加上人数不足,所以一天仅仅只能制造三十余发,速度很慢。
项玉在心中计算了一下,目前明军新式燧发枪的缺口在五百五十支左右,减去军械所的存货,缺口在四百支上下,保守估计明军还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因此燧发枪的数量是足够的,但是子弹的生产速度实在是太慢了一点,一个月也才九百发,等到开战前自己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