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一章 梁军的布局  重回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零一章 梁军的布局 (第2/3页)

就算是目前拥有的水师的规模也足以令明军倍感压力。

    所以基隆的防御炮台也不能再拖,必须尽快安上合适的火炮以加强对基隆城的保护能力,像这种专门对海防御的炮台在无数的战争之中都被证明效果不佳,容易被敌人从陆地上面攻击背后,1904年的日俄旅顺港的争夺战和1942年新加坡的樟宜海军基地英日之战便都是如此。

    所以被动的防御一方总是不能再战场上占据主动,因此就算是有再好的防御武器防御体系也不能够阻挡住敌人花样繁多方式的进攻。

    因而海军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飞行器没有出现的战场上面,尤其是对于台湾这样一个岛屿来说,明军要防止清军大军攻台,必须大力发展海军,使其登陆部队不能形成登陆,就算是登陆上来也因为渡海过程中损失过大而无法建立滩头稳定的防御阵地,还是一样要被明军赶下海去。

    战争打的是一国之力,是国家整体实力的较量,所谓: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这里的意思就是说打仗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决策者不能不详细的考察推敲而贸然的发动战争。

    对于项玉来说也是如此,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通过两次战争,中日甲午之战和日俄对马之战之战,一跃成为世界第五大国,仅次于英美法德,甚至还超过了沙俄这个数百来年的老牌强国,可见战争能使一个国家衰落(如大清)也能使一个国家迅速崛起,而眼下即将爆发的对梁国的战争便是明军统一台湾的契机,尽管台湾此时的人口数量不多,但是一旦统一之后就意味着明军的内部或者说来自陆地上的威胁的彻底解除,岛内的各种资源和矿产也可以顺利开采,台南一带的大片空地不仅可以生产粮食用来吸纳人口,而且可以种植各种经济作物,用来对外出口,对于一个新生的国家或者势力来说,发展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口和经济发展,人口明军目前已经在做了,经济也已经开始对外通商了,但是这时候已经越来越面临着土地的限制了,台湾北部一带能够被开发的土地不是没有,但是在这个时候由于荒无人烟,开发起来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周期很长,项玉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等待,而台南由于是船头人口的定居地,土地和经济开发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这一场战争不仅是为了消除内部的威胁,更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

    明军在台北大规模的训练集结备战,台南的冯信很快就收到了情报,对于他来说这一战几乎不可避免,梁国的国内局势一天差过一天,冯信心里清楚根源出在哪里,但是他不敢削减军队,因为在他的心中军队数量的减少意味着他的皇位将可能不保,而且他心中还抱有一点点的希望,那就是梁国此时是大清朝廷的藩属国,藩属国有难,宗主国势必要前来增援,因此他将几封求援信派使者带去北京,一方面是上报康熙皇帝,另一方面则希望买通几位辅政大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