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准备和谈 (第2/3页)
臼炮能够做到了。
弹药库是在一座烽堡里面,这座烽堡是借鉴了当初梁**队在台中修建的四座烽堡的设计,但是镇北炮台的这座烽堡显然要更加庞大和坚固,烽堡外面修建了一圈半入式的高墙,下面和堡体是分开的,到了上面就渐渐的融入到了一起,墙体十分宽厚,里面有射击口和隐蔽式的炮口,这一道墙体直接将身后的炮台隔绝出来,使得外人要进入镇北炮台则必须穿过镇北炮台后面的这座坚堡,而一旦遇到外敌从后面的进攻,士兵们可以迅速的将炮台上的火炮撤下,从烽堡的后面沿着滑道推进外墙和堡内进行防御。
项玉和卫兵穿过了镇北烽堡,来到了炮台里面。镇北炮台目前拥有三百五十名士兵驻守,其中炮兵有两百人,步兵一百五十人,配备大小火炮三十五门,火枪三百多条。炮台内部有一个储藏室,就在弹药库的旁边,里面储存了足够数量的粮食,足够守军食用半年之久,而且堡内还有丰富的储水,因此这座坚堡在战时能够坚持很长时间,如此一来受到它的保护之下的基隆市和帝国的造船厂也要安全一些。
守军的主将名叫郑良玉,他并不是郑家的子弟,只是原来明军之中的普通一员,这名士兵跟随项玉的时间比较早,而且作战勇敢,智谋也不错,更重要的是他对于项玉十分忠心,因此项玉才敢将这个地方交到他的手上。
郑良玉今年二十出头,十分年轻,见到项玉前来视察显得有些紧张。守军们这个时候正在进行新式步枪的培训,他们和狙击大队一样,也将成为第一批装备新式步枪的军队,因此军工厂便提前送来了十杆枪以提供给他们进行提前熟悉。
项玉见到士兵们学的十分专注,于是便勉励大家一番之后就离开了,镇北炮台并不是他此行的主要地方,他只是顺路经过而已。
帝**队目前的造船厂可以算是基隆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工厂了,不仅是因为战船的体型和吨位相较于其他东西比较巨大的关系,而且还因为军队和民间目前对于船只的需求量十分巨大,自从站船厂的船只开始对外出售之后,一些主要对外贸易的商人们便争相订购,这些订单使得造船厂目前的生产规模根本就远远跟不上,所以造船厂一再扩建,目前占地面积已经超过了三百亩,工人也超过了一万人,船厂目前拥有十五个船坞,可以同时建造九艘船只。其中符合军用标准的船坞有三个,可以同时建造三艘战船。
因为这个时候的战船大多是木质的战船,因此制造的时间要比后世的时间短上许多,加上之前基隆向南开发时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因此目前的船厂的原材料还是比较充足的,但是目前的帝**队已经开始建造蒸汽动力的,之前也试验了一艘身披铁甲的战舰,只是这艘战舰在后来暴露了许多的问题,所以船厂这个时候陷入了两派的争执,争执的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