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三章 战争威胁 (第2/3页)
,也很难自己进山去开矿,走海运虽然可以解决一部分,但是基隆那边对于铁和煤同样有很大的需求。
冶炼钢铁需要优质煤充当燃料,不然温度就很难达到冶炼的需求,可以说制约古代炼钢的最大的因素就是温度达不到,加上这这个时候大炮和炮弹都是耗铁大户,尤其是这个时候比较常见的实心弹,这玩意就是一个铁球,从炮筒里面发射出去依靠着动能在毁伤敌人。不仅威力有限,而且还大量的消耗钢铁,陆地上作战还好说一点,这些炮弹还能够捡回来再利用。但是在海上就只能向海龙王纳贡了。
中华军的军中也有另外一种炮弹,那就是开花弹,也叫作散弹,能够对敌人的士兵造成杀伤,效果比起实心弹来说要好上不少,但是这个炮弹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射程比较近,打不了多远,打远了就没有什么杀伤力了。想要解决这问题,那就必须解决炮弹引信的问题。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华军的后装填线膛步枪已经研制出来了,但是为什么后膛炮造不出来,因为没有引信可用,造出来的火炮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
对于邓明的要求,项玉也觉得十分的合理,当即表示回去之后就会增加对于台南的铁矿和煤炭的供应,台南方面就走海路从东海岸线驳运就好了。
目前矿上都是战俘在劳作,人数有限,积极性也不是很高,所以对于矿上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项玉在从台南返回基隆的路上就一直在捉摸着要怎么着手提高矿上的产量。
现代工业就是一头钢铁怪兽,吞噬成吨成吨的钢铁和煤炭,才能造出征服世界的坚船利炮,中华帝国目前的人口数量很少,要想获得发展,变得强大起来,只有走向欧洲那边的科技兴国之路,这一点中华军的高层也是意见一致的。
从三月份出发到九月底返回,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基隆也从初春走到了秋天。项玉一行人的返回只是视线通知了军方的一些人,并没有惊动基隆市里面的百姓,所以一行人十分低调的回到了城中,大军则直接开到城外的军营中驻扎。
半个月的航行使得项玉很明显的瘦了一圈,脸上的颧骨都有点点突出了,他这个时候担忧局势,于是没有立即回复,只是派了一名士兵前去报平安,自己则来到了基隆市政署。
一路走来,项玉暗中观察,还好基隆市里面百姓还比较平静,并没有出现很明显的慌乱和恐惧,看得出他们对于自己的国家和军队还是十分的信任的。
陈永华早早的在市政署大门外面迎接着项玉了,项玉见他双鬓头发都有点斑白,不由得心里感动,陈永华见到项玉体型消瘦,皮肤黝黑,心里也十分不好过,两人一句话没说,互相在对方的胸口擂了一拳,这里毕竟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项玉不想被太多人注意到,不然他也不会悄悄的进城来了,于是一行人快速的步入了市政署的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