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一章 大海战的前奏 (第1/3页)
但是这个时候的台湾城显然已经不是之前的荷兰人那个时候的热兰遮城了,其主体建筑虽然变化不大,但是中华军对其进行了加固和加高,并且修建了更多的射击口,以提供给城内的士兵们防守的时候使用,城中目前的火炮数量已经增加到了一百五十门,在加上城外的一处炮台,这个火力能够完全封锁住大港的航道。
清军目前不能从鹿耳门水道走,显然也不能直接从大港穿过,施琅不打算发动攻城战,那样他的舰队不得不在中华军的坚城之下和对方的舰队硬拼,清军的队形无法施展开来,台湾城他肯定是要打的,但是不是这个时候。
清军向北调头,施琅准备从北面沿着台湾海岸线向南进入大海湾,这是最稳妥的方案,能够尽最大可能保持清军编队的完整,也能够避免过多的损失。
清军的选择在项玉的预料之中,实际上如果换做是他是清军的主将,他也会选择这个稳妥的办法,事实上如果清军选择攻打台湾城或者强行通过大港水道的话,中华军这边的应对方法非常简单,项玉会直接以六艘基隆级战舰为先锋,直接率军冲击清军的编队,在航道这里面狭小的水域里面,清军舰艇数量再多也难以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反而是占优单舰优势的中华军这边会在岸基炮火的配合之下能够取得优势。
清军这边以十艘五百吨的新式战船打先锋,显然两边都知道先锋船的作用巨大,因此派出了己方最为强大的力量。
清军渐渐的从北方进入了大海湾里面,虽然整个队形被拉扯的有点长,但是清军的整体的队形保持的十分紧凑,外围还有十余艘战船在游弋,显然是充当警戒和保护的作用,以防止中华军这边的突然冲击,也为编队里面的战舰提供时间来准备迎战。
项玉并没有选择在这个时间发动对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