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海澄攻防战(四) (第2/3页)
的,所以哈伊尔自然不会浪费掉这一利器。
⑩∵dǐng⑩∵diǎn⑩∵小⑩∵说,.←.o@< s="arn:2p 0 2p 0">
s_();>
清军的五十多门火炮开始朝着中华军的阵地开火,只不过从清军的视角上看过去,炮击的效果几乎没有,对面的士兵一见己方开始炮火准备,立即都消失不见了,一个个脑袋都钻到了地下去了,这样一来清军的炮击效果究竟怎么样,他们自己一diǎn都看不出来。
炮击持续了五轮过后。炮兵们停了下来,对面阵地上也就是那些壕沟前面的土堆被推翻了不少,一些被挖出来的黄土散落的到处都是,但是却连对方一具尸体也瞧不见。
哈伊尔心里疑惑,暗想似乎对方不惧怕炮击,再继续炮击也只是浪费火药,所以就直接下达了先锋队出击的命令。
三千名清军士兵端着武器在战鼓的有节奏的鼓diǎn之下开始一步步前进,古时候的行军作战讲究的是令行禁止。这个令是怎么发出去的呢?主要是通过声音,进攻是敲鼓。撤退是鸣金,这个大家在影视剧里面也比较常见到的。
但是这主要是针对比较笨重且行动缓慢的步兵而言的,对于游牧民族而言,他们显然是不能在马背上带上这样沉重巨大的战鼓的,所以这些民族的军队喜欢吹号,这其实是一支牛角做成的工具。通过吹出不同的声音来代表不同的意思。
这种大规模的军队按照固定的鼓diǎn行军,对中华军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震撼力,因为在中华军的步兵操典里面,是没有这样的规律进攻的,大部分的进攻都是要求士兵们排成散兵阵型。这样一方面可以扩大进攻面,另外一方面也能够减少伤亡,而随着冷兵器逐渐向热兵器的过度,这种大规模集结式的行军就逐渐消失了。
三千名清军很快就跨出了三百步的距离,按照中华军这边的计算,这差不多是四百米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