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六章 对峙  重回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五十六章 对峙 (第1/3页)

    “还有呢,你继续说下去。”

    “大帅,敌军之所以能够使用这种战壕在城外进行防守,以末将看来,主要是敌军的火器凶猛,而且这种战壕可以将对方的人员尽可能的分散开来,以保持其火力的优势和压制力,而城墙虽然是一道坚固的防御工事,但是毕竟面积有限,敌军难以发挥出自己的火力优势,这才选择在城外和我军交战,并且,一旦城外的防线守不住了,敌军可以向后撤退,一道道防线的节节抵抗,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军拿下一道防线就已经会疲惫不堪,这个时候可能还能够勉强的拿下第二道防线,但是想要一鼓作气的拿下第三道防线,只怕是难上加难。”哈伊尔结合了他之前的作战经历,这个时候总结出了这么几diǎn,实际上他的分析已经十分精准了。

    哈伊尔的分析使得岳乐对他的印象大为改观,想不到这个人的倒有几分眼光,看来海澄城下的失败也不全是他的过失,还有很多可观的因素,岳乐在心里想到。

    不过既然敌军拥有这种战法,那么清军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破敌呢?这个问题让岳乐很苦恼,他的作战经验十分的丰富,不过以往的经验在这个时候面对敌方的这种新的战术的时候还能够适用吗?他的心里没有谱。

    就在岳乐带着清军观察中华军的阵地的时候,项玉这个时候已经站在城墙上也在观察对面的清军主将了。

    他并不认识岳乐,不过根据情报他自然知道这个人就是清军的主将岳乐,在原来的历史上。康熙年间出现的几个将领之后。除了这个岳乐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将领就是费扬古,不过后者主要是在对准葛尔作战之中表现突出,而前者是在三番之乱之中表现抢眼的。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岳乐确实是一名优秀的帅才,他不仅能够带兵打仗,而且还有政治上的眼光,对于治理国家也有自己的见解,这在武将之中是十分少见的。

    满清入关的初期。顺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恢复生产和稳定民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