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章 战局不顺  重回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一十章 战局不顺 (第2/3页)

锦州附近的清军,配合正面战场上的中华军主力,将清军包围在狭小的一带区域里面,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从而最终击败∨∽dǐng∨∽diǎn∨∽小∨∽说,.∨.@o< s="arn:2p 0 2p 0">s_();他们,拿下这场战役的胜利。

    赵登明的这个方案倒是还能够接受,张聪也不再反对了,这一个方案相对于之前的方案的好处就在于赵登明的这三万人不受到清军的两面围攻。

    因为从锦州到北京的这一代。各处山脉汇聚,将这里挤压成了一条狭长的线路。因此明朝的时候才会在这里布下重兵,企图守住北边的门户,而清廷这个时候的想法也是一样的,在中华军没有解决蒙古诸部之前,他们不太可能绕过太行山脉从蒙古借道,一来他们没有骑兵,这个路程会相当的耗时,等他们到了,清廷早就得到消息了,因此也就没有了出其不备的效果,而来,他们借道蒙古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受到蒙古诸部的袭击,即便是蒙古各部不敢进攻中华军的主力部队,但是却能对他们的后勤辎重部队构成极大的威胁,这样一来中华军很有可能就会没有后勤辎重,如果硬要有的话,势必需要派出大量的军队投入到对这些运输队的保护之中,这样一来,前线可以用于作战的部队的人数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九月十五号,中华军八万大军开始向北猛攻,中华军从山海关出来之后,首先就要拿下清军在广宁前卫部下的第一道防线,这也是当初明军建立的最后一道防线,在明朝末期,关外各卫几乎全部沦丧,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山海关,已经失去了坚守的价值了。

    清军的防御可谓是煞费苦心,不仅修筑了大量的坚堡和要塞,而且在这些地方也都布下了重兵防守,尽管中华军拥有十分强大的火力,但是总体的进攻却很难打开局面,双方一连苦战十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