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战定蒙  重回明末当皇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战定蒙 (第2/3页)

有什么破绽的话,他们肯定会选择出击,如果实在是找不到什么破绽的话那就按兵不动,静待双方战局的进展,如果蒙古人的抵抗富有成效的话,清军依旧会选择帮助他们防守,但是如果蒙古人抵挡不住中华军的进攻的话,清军就会十分安全的撤回到辽东去。

    清军的意思项玉看的很明白。那就是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但是前提条件是自己不能损失太大。

    蒙古人当然也看得明白清廷的意思。所以各部族之间这才屏弃掉之前的各种矛盾,将部落的军队集中起来选择在蒙古的首都乌兰巴托这一代抵抗中华军的进攻。

    蒙古人的这个选择可谓是相当的精明,因为北京距离乌兰巴托其实是相当远的一段距离,而中华军的进攻线路拖得越远的话,其面临的补给问题也就越严重,在茫茫的草原之上。骑兵的强大机动能力将会对中华军的后勤部队造成相当大的威胁。

    而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中华军选择了节节推进,在不断的向前推进之中不断的等待着后续的后勤部队的到来,在距离乌兰巴托还有四百里的距离时,两支中华军合兵一处。而这个时候后勤队早已将最后的一批也是最大的一批物资运了过来,中华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之中将再无后顾之忧。

    五月初,中华军已经抵达了乌兰巴托,这个时候蒙古人肯定不能困守孤城和中华军作战了,因为不同于中原的坚城,乌兰巴托虽然是成吉思汗下令筑造的都城,但是其规模和坚固程度跟中原汉人修建的城堡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而牺牲掉骑兵最大的优势机动性,而被动的在城内防守的话,蒙古人几乎可以肯定他们这一战必败。

    此时蒙古联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二十万,蒙古人在向全世界扩散的路上,虽然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极大的扩充了,但是造成了一个很不利的局面,那就是他们的人口和军队被分摊了,包括四大汗国和元朝的建立,都使得蒙古人的实力是被削弱了,而不是增强了,这个时候的蒙古诸部远不能跟成吉思汗那个时期的实力相提并论,这二十万大军其中能够称得上是精兵的也就只有八万人,仅仅是比清军的骑兵多出了一diǎn。

    中华军丝毫不理会蒙古人的袭扰,直接就奔着乌兰巴托而去,这个时候谁都知道蒙古人的牵扯能力很强,在运动战之中的消耗力是很厉害的,所以中华军就想利用自己的主动进攻,逼迫对手必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