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征服中亚 (第2/3页)
所以其国家的人口数量并不是很多,在几个全盛的时期,其总人口一度超过了120万人,军队也达到了30万军队,但是由于受制于草原的限制,所以他们的人口不可能像农耕民族那样扩张的那么快,加上不断兴起的草原部落的挑战。无论是在这之前的突厥斯坦还是被迫西迁的瓦刺,以及后来的沙皇俄国和准葛尔汗国都跟他们之间分争不断。所以这个国家的军队倒也算是久战之兵。
项玉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草原的游牧民族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化,在成吉思汗请人创建草原自己的文字以前,他们甚至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所以他们的历史传承做的很差,几乎每一个草原民族的兴起和衰落。所经历的道路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在后来,无论是女真族还是契丹甚至是五胡乱华的时候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占领了汉人的地盘之后,他们由于缺乏自己的文化,所以很快就被汉人文化给同化了。在蒙古人打遍亚洲和欧洲的时候,他们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中原王朝元朝统制还不到一百年就被推翻了,而西边的几个汗国也很快被******教给同化了,而受制于******教的性质,他们的国家开始变得极为不稳固,大大小小的王朝此兴彼衰一个接一个的相继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上。
对于哈萨克汗国,这个国家虽然没有对中华帝国构成太大的威胁,但是却成为了横亘在通向西亚甚至是欧洲的征途上面一个不得不拔掉的据点,而鉴于他们在这之前的反复无常,所以他们也自然成为了在和沙俄决战之前必须首先要消除的一个威胁了。
而中华军这边也在新疆一带驻扎了一支五万人的军队,这支军队全都是骑兵,因此,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能够对周围的敌人构成很大的威胁。
这支军队的主帅并不是项玉从台湾带出来的将领,而是一位蒙古部落的年轻将领,今年刚过二十三岁,在中华军整个偏年轻的将领里面也算是十分年轻的了。
这人叫做乌力罕,虽然十分年轻,但是他的作战经验丰富,项玉之所以重用他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察合台汗国的余部,以前是从中亚那边迁徙到蒙古诸部来的,所以对于中亚的情况和地形也比较熟悉。
乌力罕目前的任务就是在此练兵,他的部下大多都是新兵,他们虽然是出色的草原勇士,但是却不是出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