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对日作战(二) (第2/3页)
包围圈逐渐的缩小,已经逐渐有要合围日本军队的架势。
中华军采取的战术就是二战的时候东线救火员曼施坦因在对付美国人的时候所采用的战术,只不过曼施坦因的战术更加隐蔽,而中华军的战术更加直观。
这种战术中华军在这之前也使用过很多次,每一次都能够取得奇效,在对方没有战略大家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能发现中华军的这一企图。
项玉将自己的这一战术称为口袋战术,意思跟实际很贴切,主要的战术思想就是,将自己的阵线尽可能的向后拉,然后逐渐的形成一个类似于口袋一样的阵型,让敌军盯紧自己的主力部队,也就是中间的那支军队,用主力部队的节节后撤吸引对方跟进,这样一来,他们的两翼就会暴露在自己两侧军队的火力之下,而敌军此时的主要目标是正面战场上的己方军队,所以不会去进攻自己两翼的军队,而自己部署在两翼的军队则能够持续不断的攻击对方的两侧军队,逐渐的消耗他们的有生力量,同时削弱他们的阵型。
历史上,曼施坦因在被从东线调到西线之后,将不可一世的美**队挡在了阿登山脉一带,而美国之前放出豪言,要在圣诞节之前结束战争,但是随着城市花园行动的失败加上英军伞兵基本上被打残了,所以盟军在没有威胁德军后方战线的能力,曼施坦因在这之前一直是忧心忡忡,对于未来的战局不抱希望,持悲观的态度,可是当此役结束之后,他在西线彻底的找回了自己的信心,并且认为,只要再给他一年的时间,他就能够稳固西线的战局,只可惜后来元首太过心急,急着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发动了阿登战役,将曼施坦因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好局给彻底的葬送了。
而眼下中华军的策略和曼施坦因一样,那就是保持自己的阵型的完整性,不断的先后退却,给日本人一种他们即将攻破对方防线的感觉,只不过在他们还没有发现的情况之下,己方的部队已经对他们造成了重创。
日军又一次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攻势持续的时间比上一次还要短,甚至都没有威胁到中华军的防线就已经被对方击退了,日军渐渐的开始急躁起来,对方明明已经被自己赶到了海边上,就差最后一步就能够将他们撵下海,但是为什么偏偏就是这最后的一步却怎么也不能达成!
而这个时候,就在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