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九六章 出局 (第2/3页)
体现不出来”。港港上市无望后,孙洪兵迅即与美国投资银行摩根洽谈私募事宜。摩根提出了一份带有“对赌”性质的协议,其大致内容是:摩根以7.5 亿元购入顺驰20% 的股权,但如果来年顺驰纯利低于某个数值,摩根得到的20% 股权将翻一番,也就是40% 。跟投资银行的洽谈持续了将近1 年,孙洪兵几乎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次谈判上。可是,到2005 年10 月,孙洪兵最终认为摩根的要求太苛刻,谈判流产。
当上市和私募均不顺利之后,其实,他能腾挪的空间已经很狭小了。在这其间,各地房地产项目的销售仍然没有起色,因资金断流而诱发的种种危机开始四处爆发。在首都,顺驰的领海后期项目因为没有上缴土地出让金,一直没有获得土地证;在天京,太阳城二期因出规划红线未获得土地证,项目其他部分则停工达半年之久;在肃洲,占地面积超过1 平方公里的凤凰城,其中两块地被政府认定为闲置土地收回;在史家庄,两个项目被整体转出;顺驰的南津公司和华东公司相继被出售。2005 年底,顺驰进行大规模的人员调整,裁员20% 。2006 年初,孙洪兵承认,顺驰目前在全国16 个城市有房地产业务,进入的城市太多,收缩到10 个城市将更为合适,接下来,顺驰的一些房地产项目可能与外面的公司合作,有的项目可能被卖掉。有媒体曝光说,顺驰拖欠的土地费用加上银行贷款余额,总数估计高达46 亿元。
在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后,顺驰的快速建房模式也露出了后遗症。房地产业向来有“百年大计,赶工为祸”的原则,顺驰快马加鞭地赶项目,免不了在质量和信用等方面遗留瑕疵。据《中国产经新闻》报道,自2004 年底以来,天京太阳城的业主就频频向各部门投诉,声称他们花几十万元甚至近百万元买来的太阳城房子竟然是“劣质房”,建造商顺驰公司单方面改变规划,侵犯广大业主权益。业主投诉称:“太阳城简直就是‘纸糊的’,墙体出现大量裂缝,偷换装修材料、‘马路游击装修队’装修的!当初就是冲着顺驰的品牌来买的房子,没想到顺驰更坑人。整个装修几乎都是假的。”
另外,财经作者郑爱敏在《解读顺驰》一书中也提到一则个案:顺驰在某市临近大型风景区的一个项目启动,当时项目在审批手续上还有一些未尽事宜,但是因为硬指标已经如同高悬的令箭使其迫不及待,于是,新闻发布会匆匆召开,广告铺天盖地地轰炸起来。为了加大项目的吸引力,广告文案人员擅自把政府对风景区的未来规划也一并写到了楼盘的计划中。这当然引来政府部门的不满,结果,报纸广告被勒令修改。所有路牌广告被要求全部撤掉重做。当一个大企业的危机爆发的时候。首先表现为细节上的失误,继而内外交困,烦恼频至。从2004 年的秋天开始,时运不济的孙宏斌便陷入了这样的泥潭。
企业家的成功能被人记取和传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所一手缔造的企业仍然在创造奇迹。企业家总是需要有一些看得见、可以被量化的物质和数据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