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三个方案 (第2/3页)
鸿章完全没有想到的提议,“什么?向洋人借款?”
“没错,就算许以五厘(也就是5%,不算被迫举债的清况,5%的年息在这个时候的国际借贷中已经算是很高的利率了,毕竟此时国际支付都是要真金白银的。)的年利,大头依然归我,何乐而不为?而且洋人财力雄厚,别说几百万两银子,就算几千万两银子也照样拿得出来,这样的话,就连三号方案也可以付诸实施了!”,李晖所说的“三号方案”规模比二号方案更大,这一方案计划在登莱之地建起一个密集的铁路网,将登莱两府的十八个县全部连起来,同时还打算将青岛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海港,另外还包括了登莱二府大量矿山和工厂的兴建和扩建,预计总投资不会少于2000万两纹银,结果直接被李鸿章给否决了,但如果可以借钱的话,这个方案未必就不能搞成
但李鸿章却还是再次否决了李晖的这个建议,理由是西洋人的借款必定附带有大量的额外要求,比如必须用关税或者修建铁路(以及沿线30公里范围内探矿采矿)的权利作为抵押,到时候他李鸿章得背负一身骂名不说,那些清流也必然会抓住这个机会大肆攻击。
“您说的是不正常的借款,我们也可以这样跟洋人谈条件,用主权来抵押可以,但是必须在到期后我方无力还款的情况下才能生效,而只要您肯放手让我来负责此事,一定稳赚不赔,那自然就不必真的出卖主权了啊!”,李晖却仍不死心地继续劝道。
“他们哪管老夫是否真的出卖,只要有个由头,就可以让老夫难以交代了”,李鸿章却有些无奈地叹道,而他不知道的是,正是自己这种畏首畏尾的态度,让李晖对体制内的改良路线更加不抱希望,因而更早地开始了造反的准备
随着系统科技的逐渐研发完成,李晖发现系统产品的门类其实相当齐全,只要是军事上用得到的、并且相关科技已经研究完成,它都可以生产,包括军人维生所需的食品、衣物等生活必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