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天 马 (第2/3页)
岔铁蹄马擅走崎岖的山路,体格又比西南马等其他擅走山路的马种更大,历史上还曾是优秀的战马,十分适合中国多山的地形,因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母本的首选
而在选择父本的时候,李晖同样考虑到了走山路的能力,因为这并不仅仅取决于习性,也跟体型与蹄形有关,因此很多著名马种如纯血马、阿拉伯马都被弃用了。
最终被李晖选用的两种父本分别是高加索山区的卡巴金马以及中亚和新疆北部山区的哈萨克马,本身素质并不算特别优秀,但因为系统配种产生的子代必定是兼取父母之长的最佳子代,因此最终培育出来的新马种综合素质近乎完美reads;。
成年公马背高15米、体重450公斤,驮重80公斤时跑1千米需时1分08秒,虽不算特别优秀,但在东方已经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快马,即使跟西方战马竞速,也不会被轻易拉开距离。
而它的耐力则更为出色,同样是驮重80公斤的情况下,它的3公里竞速已经接近于世界一流水准,而10公里以上的长途竞速则更是独步天下,耐力之强无马可及,即使是阿拉伯马等同样以耐力出色著称的优秀马种,跟它相比也有不小的差距
但李晖之所以爱称其为“天马”,却并不仅仅是因为这种战马速度不慢而耐力无双,它的优秀特性还多着呢!
首先,是李晖最为重视的地形适应性,天马甚至比部分专门用于山地驮运的矮种马还强,基本上只要是人员可以负重通过的山区,天马就同样可以轻松通过。
这就意味着,全员骑乘天马的骑兵部队在地形通过能力上几乎可以与较大编制的普通轻装步兵相比,再结合骑兵速度上的压倒性优势,其意义之大显而易见。
另外,让李晖多少有些惊喜的是,天马居然将卡巴金马擅长在迷雾和黑夜中寻路的特长(应该是依靠灵敏嗅觉)也完全继承了下来。
然后,也不知道是杂种优势,还是因为大体格本来就利于御寒,天马的耐寒能力居然比它的母本还强,它能够在-40c的风雪中持续行军,而只需有简易的马棚和充足的食物就可以安全度过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