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五章 大同主义(下)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四十五章 大同主义(下) (第2/3页)

算不是执法人员,也该有制止和处罚的权利,这一方面可以激发人民的正义感与勇敢精神,一方面也可以弥补仅靠执法机关执法的低效率。

    因此侠义精神在新墨家思想里同样占据了一席之地,不过新墨家思想主要是用于治国的,因此肯定比不上先秦墨家中能够成为三大分支之一的地位

    墨家的核心思想“兼相爱,交相利。”最受李晖的推崇,但考虑到宣传的方便,李晖决定将其改为“博爱”与“互利”。

    这不但利于争取西方的好感、为组织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争取时间,也更符合当今中国下层平民的语言习惯,对新墨家组织初期的传播和发展多少会有些帮助。

    由于以墨家思想为核心,李晖将自己改良的思想仍叫墨家思想也不是不可以,但为了与时代接轨,李晖将其命名为“大同主义”。

    虽然经过两千多年来儒家的反复宣传,“大同社会”似乎被打上了儒家的标签,但这个理想社会当年其实是先秦诸子共同的理想,各家流派的区别只是为实现这个理想所选择的路线不同,因此李晖直接拿来也是理直气壮。

    值得一提的是,李晖将“大同世界”明确定义为了一个虽然永远也达不到、却可以通过努力越来越接近的理想化社会模型,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既然明确说了这只是一个不可能现实中出现的理想社会,那么就不必为了政治正确而背负不必要的负担;而另一方面,明确说了会越来越接近,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应该是越来越平等、贫富差距就应该是越来越小,而不能开倒车,至少不能长时间开倒车。

    有了“天下大同”这个让中国人、特别是下层平民憧憬了几千年的理想社会作为口号,李晖发展组织必然会事半功倍,而这个组织的名称也因此理所当然地被命名为“华夏大同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