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惊弓之鸟 (第2/3页)
国人无论如何都必须将罗刹人撵回欧洲,但是这个日不落帝国现在已经扩张到了极限,无力亲自出马在远东与罗刹人对抗,只能在远东扶持一个新兴势力来替自己出头。在仅有的两个选项当中,英国人选择了更容易控制、潜在威胁也小得多的日本,但如果这次战争中日本大败,那英国人就只剩下了唯一的选择”,李晖其实并不相信英国会真的大力扶持潜力无限的中国,但为了让李鸿章恢复信心,他只能照抄某些网文中的战略分析
李鸿章听后顿觉豁然开朗,心中的压力也随之散去大半,日本虽然也不好打,但总比直接跟英国对上要好得多reads;。而认可了李晖的这番话后,风险投资公司的来历难明、神通广大与让利幅度明显过低的售价都有了说得过去的解释,李鸿章心中的疑虑也就随之打消了。
不过话说回来,就算风险投资公司别有用心,如今手头拮据的李鸿章其实也只能继续与他们合作,因为“价廉物美”的诱惑实在是无法抗拒,至于前后已经帮自己省了超过两百万两银子的李晖,李鸿章也同样舍不得将其除掉,即便他混进北洋系统真是别有用心,老李也只是打算敲打他一下,让其别将自己当成傻子而已。
但李鸿章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警告却让没混过官场的李晖成了惊弓之鸟,为了掌握主动权,李晖已经决定将造反的准备工作大幅提前。
反正随着印刷厂的建成,扫盲工作的进度可以大幅加快,建立政权后的货币发行也不再是什么问题,这两个问题解决了之后,他就有信心迅速建立起稳固的割据政权
而李鸿章对此却完全没有准备,虽然那五万多路矿工人都是上佳的兵源,但军官哪儿来?武器弹药哪儿来?官兵的饷银哪儿来?就算李晖再怎么神通广大,李鸿章也不认为他有能力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
但他却不知道,自己每跟风险投资公司做成一笔生意,李晖的实力就会增强一分,当他为了省钱,在甲午战争爆发后选择向风险投资公司订购了总价超过200万两的各种军需物资(注1)之后,李晖的实力已经壮大到了远超他想象的地步
财力大增的李晖在九月份足足增募了一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