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加速建设 (第2/3页)
础,李晖组建了步兵旅与骑兵旅各2个,总兵力不下3万,已经与满清战前在山东的驻军总数不相上下。
而经过三个多月的严格训练,这3万官兵看上去也越来越像正规军了,虽然以生化兵军官的评价,他们连合格的军队都算不上,但已经比山东的清军强出一截,加上武器装备的优势,完全可以轻松碾压后者。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大东沟海战后不断的增募,到1895年1月初,根据地的工人总数已经增加到了近20万,而且还在继续增长,这些都是最好不过的后备兵员。
之所以李晖要招募这么多的工人,一方面是没了顾忌之后可以不管老李定下的限额,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个意外的发现
本来,按照一般的规律,就算李晖采用了多段同时开工的办法,想要将平度—莱州—招远铁路全部建成通车也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而那些矿山和工厂的建设则都要等到铁路或莱州港建设之后才能开始。
可是铁路建设开始后没多久,李晖就发现自己犯下了思维定势的错误,一般情况下建设速度之所以会那么慢、主要是因为运力有限导致物资供应相对不足、而无法在建设一线投入太多的工人。
可是李晖有系统在身,建设所需的设备和物资也都是利用系统生产出来后直接就近部署,理论上他在哪里、哪里就能获得近乎无限(其实也有极限)的物资供应。
因此,只要将物资仓库建好,就可以投入比常规建设更多的人力来加速建设,只是要辛苦李晖亲自跑一圈挨个发货罢了,而矿山和工厂也不需要等铁路和港口建成之后再上马,能够节约下来的时间更为可观。
既然有这样的绝招可用,李晖暂时又还不忙,他自然要频繁使用这个办法来加速建设了。
虽然后来李晖也发现,这个办法的效果其实没他最初想象的那么夸张,因为只能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