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完美装巡(三) (第2/3页)
但李晖却没有在军舰上加入专门的防雷设计,一是因为对其他性能的拖累太大,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目前鱼雷射程和精度上的严重不足。
除非是打死狗,否则鱼雷能中一条已经殊为不易,因此只要军舰具备挨一条鱼雷而不沉的能力,现实中就基本够用了,而以新舰至少也有8000多吨的标排和目前鱼雷远比后辈小得多的威力(甲午时期的鱼雷装药量普遍才三四十公斤,用的还是火棉,跟后来动辄几百公斤含铝的鱼雷没法比。),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
至于水雷,那玩意儿威力实在太大,以装甲巡洋舰有限的吨位和目前的科技水平,无论怎么设计,都照样是一击必杀,所以也就不必为此费神了
比起水下的威胁,来自火炮的威胁始终都是最主要的,不过十九世纪末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表面硬化装甲已经发明,而历史如果没有改变的话,它们的克星被帽穿甲弹却还得再过不少年才能被研发出来,在此之前,表面硬化装甲几乎是坚不可摧,
其中最为经典的克虏伯表面渗碳硬化装甲(之后如无特别注明,均简称为克虏伯装甲。)更是深得李晖的青睐,以致于他早在优化的初始阶段就已经将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上采用的哈维镍钢表面硬化装甲全部换成了这款克虏伯的产品。
历史上日俄战争期间,就算是12英寸口径的巨炮,打出的穿甲爆破弹也从未击穿过6英寸的克虏伯装甲或者的哈维镍钢装甲(相当于厚度的克虏伯装甲),这样的防御力对装巡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
不过,考虑到目前的交战距离比对马海战时近得多,一向谨慎的李晖还是决定将关键部位的装甲厚度增加到以防万一,由于系统产品必属精品,会比德国原产的性能还要略胜一筹的克虏伯装甲足以保证新舰能够承受战列舰巨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