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旅顺安危 (第2/3页)
,以前的事情就放到一边吧!”
这一思路甚至影响到了对于历史人物的评判,后世中国的史学界虽然坚持华夏文明自西汉中后期开始就走错了路、而且越走越偏,导致科技发展速度越来越慢,最终被西方反超这一基本的观点,但对于具体的历史人物,只要不是在此过程中起到关键推动作用而遗毒后世的,一般都还能获得较为公允的评价,只要他能够做得远比同时代的同行更好,就仍然当得上“杰出”、甚至是“伟大”的评价
短暂的走神过后,李晖重新跟老李谈起了正事,“十二艘海天级装巡的确是很强大,但是所需的人员也会比现在多得多,如果全靠招募新兵来补充的话,人员素质下滑就太快了,海军训练周期又长,恐怕需要很久才能完全形成战斗力。”
“所以你就想到了另外两支水师?也是,虽然南洋与广东水师的人员素质跟北洋不能比,但怎么也比新兵强得多,只要严加训练,最多半年时间就能完全形成战斗力,怪不得你要老夫给大哥写信呢,原来是惦记上了广东水师啊!”,李鸿章顿时恍然大悟道,随即又对大哥李翰章的身体表示了担心,“唉,大哥他本来都打算乞骸骨了,想不到国家多难脱不了身,先是倭人开战,然后又是你们,也不知道大哥的身体还能不能撑得住”
说到这里,李鸿章突然想起一事,脸色严肃地问李晖道,“你们这一闹,倭人可是渔翁得利了,要是因此导致前线大败、丢了奉天、乃至于整个满洲,东阳你可就要背上祸国的骂名了?不知可有对策?”
“清军的虚弱我早就看在眼里,如果不是担心日本人渔翁得利,我在一年前就已经起兵造反了,现在日本海军尽灭,光靠一个断了补给、全靠缴获来维持的师团,能有多大威胁?”,李晖却一脸轻蔑地答道,见老李眉头锁得更紧,又笑着对他解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