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文人和旗人(下) (第2/3页)
暴动的几万旗人之后,至少北京、天津等起义军控制的底盘内剩下的旗人全都丧失了反抗的勇气,一个个乖乖听候发落,以致于起义军对旗人的改造甚至比旧文人见效更快、成果更大
旗人的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在大清算之后,其中能够达到高中毕业生平均语文水平的也就几万人,这几万人里较为年轻、还能学得进新东西的,全加起来也就一万多人。
这批人再加上祖先于国有功(比如多隆阿)等原因得到李晖的,连亲属一起算上大约有10万人左右,他们的待遇要比其他旗人好得多,年轻人半工半读,一边纠正各种不良习惯,一边学习科学知识,学成了之后会安排技术性工作,表现特别好的还有提干机会。
不过必须说明的是,虽然没有明确的规定作出限制,但这些人就业时其实是有不少隐性限制的,比如文化教育宣传部门和涉及国家机密的部门,除非是国家元首亲自特批,他们无论如何都进不去,要到孙子一辈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再加上李晖也没打算建都北京,这样双管齐下,基本上可以断绝遗老遗少们将来为满清翻案的机会。
但是相比剩下的那几百万旗人,他们的日子已经非常好过了,已经沦为下层贫民的那些旗人虽然被李晖放过没有清算,但他们原来的生活就够苦了,而且这些人从事的大多是个体劳动,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发展,其中很多职业都将遭到淘汰。
至于那些需要劳改的,工作只会更苦,还没工钱可领,表现好了才有获得自由的机会。而如果消极怠工,每支劳改工程队都有死人指标,而且还不是一个两个
由于大部分旗人身上的罪责都够不到让亲友也要连坐的程度,因此对他们的劳改只针对15岁以上的男子,可是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孤儿寡母如何能够生存?无奈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