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章 海峡华人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章 海峡华人 (第2/3页)

且在当地早已扎下根来的当地华人就显出了价值。在马来亚,英国人控制“国家”机器保证自己的主导权,而华人则靠殖民政府的支持成为了开发马来亚的主力,虽然需要将赚到的大头以税款和贿赂的方式上交给英国人,但自己也仍能赚到一点辛苦钱,特别是那些实力较强的华商往往能够成为英国与中国之间的媒介,从中获取巨大的收益,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共生的关系。

    而且与荷兰人跟西班牙人不同,英国殖民者更加自信,很少采用直接屠杀的方式来收割华人的财富,吃相要好看得多,而且驯化殖民地精英的手段也更高明,因此这种在南洋普遍存在的共生关系在马来亚显得特别牢固。

    “虽然英国人的买办其实严格来说也没多少人,但他们却基本都是大家族的首领,而华人来到南洋打拼又都是以那些大家族为中心,因此他们能够控制的力量是很大的。我们虽然有着同族身份,但赶走英国人等于是断了他们的财路......”,刘步蟾说到这里,周春雨就完全明白了,而通过他转述看到这些的李晖也明白了,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预定的对待南洋华人华侨的政策过于天真,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修正。

    而刘步蟾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些在中国本土出生的一代华人(华侨)对中国归属感较强,还有可能基于民族情感偏向于中国,那些在马来亚出生长大的二代三代华人,就很难指望他们宁可损害自己的利益也要帮助中国了。”

    “是的,老北洋的时候也来新加坡访问过,热情的基本都是一代华人,二代华人除了年纪不大跟长辈过来的,都表现得非常现实,特别是那些接受了英文教育的所谓‘峇峇’。”,邓世昌也回忆了当时的场景,脸色并不怎么好看,而看到周春雨的转述后,李晖立即就想起了一个名词“海峡华人”,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除了利益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不能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