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大灾周期现奇迹(中) (第2/3页)
油率的油料作物之间的差距比后世更大。)、大豆的二十倍!
也就是说,一亩油棕种植园就相当于十亩花生或者二十亩大豆(不考虑豆粕等副产品的话),而且还不用跟粮食抢地,单位面积所需的劳动力也没耕地(当然是精耕细作模式下)那么多,这竞争力就太强了。
当然,李晖也知道,棕榈油的品质差了那么一点,甚至可能是可食用的植物油里对身体最不好的(不过比大部分动物油脂还是要强一些),但在实现小康之前,中国老百姓首先需要满足的是对油脂“量”的需求。要知道,就算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棕榈油因为其极高的性价比,也仍然有着很强的竞争力呢!何况就算真的没人吃,也可以用作工业原料嘛!
为了推广油棕,李晖一段时间内甚至刻意压制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南洋橡胶园的扩大,没办法,中国目前更重要的还是让老百姓吃饱饭,而伙食里油水越足,粮食的需要量就越少。
与油棕相比,椰子出油量虽然小得多(但也比花生大豆多得多),但却十分耐盐(其实油棕也比较耐盐,但无法像椰子那样在海边的高盐土中生长。)、可以在海边种植,不存在要跟其他经济作物抢地的矛盾,而且椰子全身都是宝,因此也很受重视,只是海边的椰子本就到处都是,产量增长远没有油棕那样显著就是了。
吃糖的多少同样会影响主食的需要量,还会极大地影响人民的幸福感,而中国偏偏自古以来都很缺糖。因此李晖也同样十分重视。只是无论蔗糖还是甜菜,都要与粮食作物抢地,在着重解决国民吃饭问题的这几年里,种植面积不减少就不错了。好在夏威夷这个产糖基地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三十六省”,虽然尚不足以完全满足整个中国的需要,至少可以保证砂糖在中国市场上不再是什么稀罕物,红糖水治病这种事再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