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下风云(三)  甲午之军工霸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天下风云(三) (第2/3页)

工业份额。正是依靠了这些成功投资收获的丰厚利润和旗下众多龙头企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力,J·P·摩根才成功超越欧洲那些积淀深厚的犹太佬(注1),成为世界第一的金融巨头。

    J·P·摩根的成功在客观上给金融资本指出了一条与工业资本合流、以获取更大利益并巩固其自身地位的明路,但是像他这样有先见之明和投资眼光的银行家毕竟是极少数,一旦工业巨头实现了绝对垄断、甚至只是相对垄断,底气就会大大增强,银行家想要收购或者入股,所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不是什么人都能像J·P·摩根那样短时间内就筹到十几亿美元(约合金本位崩溃前的5亿美元)用于企业并购的......

    工业革命之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大部分都由其工业实力决定,可工业越是发展,工业资本的力量就越是壮大,金融资本的地位就愈发受到挑战,国家强大与金融资本的利益之间就出现了背离。

    这无疑是西奥多·罗斯福不愿看到的,因为他既是金融资本背景,却又深爱美国,视其为能够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最好平台。就在他苦恼彷徨的时候,美国民间反托拉斯的呼声给了他启发......

    于是,西奥多·罗斯福巧妙地利用民众对托拉斯的憎恨促成了影响深远的《反托拉斯法》,洛克菲勒等工业巨头不是没有让他们收买的议员投票反对,但工业资本毕竟是新兴势力,政治斗争又如何赢得了积淀深厚的金融资本?何况这次金融资本与罗斯福的背后还有民意支持,即使桀骜如洛克菲勒,最终也只能低头认栽,忍气吞声地将自己的石油帝国给拆散了。

    洛克菲勒一带头,其他垄断组织也只能跟着解散,新的垄断组织更是没有了诞生的土壤。而工业资本一旦没法形成垄断,就只能继续对金融资本俯首称臣了。

    但西奥多·罗斯福也不想将那些工业巨头给逼得过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