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 无奈严寒 (第2/3页)
备德国、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的精锐部队大量东调了(PS: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在欧洲列强尚未协调好一致对华的眼下,三个国家很可能会趁虚而入、落井下石,届时沙皇俄国就有亡国的风险,法国必然介入,然后提前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但就在这个时候,早就该来了的大寒潮终于来了,而且可能是之前攒足了能量的原因,气温下降的幅度极大,极端最低气温一度降到了零下30多℃,本来就是冒着零度以下的低温坚持作战的中国骑兵虽然早就准备好了防寒预案,但因为正处于进攻状态的关系,人员大多露宿野外,顶多只有帐篷可住,还是不可避免地大面积冻伤。
短短几天之内,三个师非战斗减员的数量多达一万余人,白朗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下令撤军,严寒天气下,中国骑兵并不是不能坚持作战,但是大量的非战斗减员难以避免,以中俄两军交战时悬殊的交换比,这显然是很不值得的......
好在此时西伯利亚大铁路已经完全修好,并且争分夺秒地抢在严寒天气来临之前将整整一个野战军的援兵和大量的补给物资运到了鄂木斯克和第一骑兵军新的前进基地库尔干,再加上天马、哈萨克马(白朗带到鄂木斯克不只是这个马种,但是这次攻势发起前特意只带上了能耐严寒的。)等军中所用的马种都非常耐寒、基本没有冻死的,运力有足够的保障,冻伤的官兵可以安全地撤回来、伤患也能够得到及时而妥善的医治,想来还不至于出现太多致残的情况,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没多少永久性减员是好事,但这次良机一失,之后俄军至少获得了四五个月的补充和修整时间,考虑到过后不久还要迎来冻土融化的泥泞,中国军队想要再次发动对俄大规模攻势,恐怕得要等到来年的夏天,有这么长的时间,天知道动员力惊人的沙俄又能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